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记者重阳节走访养老院——老人不愁吃喝只盼子女过来看一眼
2015-10-22 09:39:49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张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0月22日讯 百善孝为先,中国人自古看重孝道。重阳节当天,记者走进养老院。老人们虽然有说有笑、吃喝不愁,对养老院的服务也是有口皆碑,可是从他们的眼神中,还是能感受到对子女能来探望的期盼。

  怕给子女添麻烦 主动搬到养老院

  在养老院看到汪孝蓝大娘时,她正在阅读室看报纸,别看她已经81岁了,依旧耳聪目明,口齿清晰。谈到来养老院的初衷,汪大娘说:“孩子们都有事业,我怕给他们添麻烦,在养老院呆着也不孤单。”

  汪大娘有两儿两女,都有正式工作。这些年,她一直跟小儿子生活,可是小儿子每天早出晚归忙事业,汪大娘感觉很寂寞,每天都盼着儿子早点儿回家陪陪自己,可是又不敢告诉儿子自己的想法,怕影响他工作。“我寻思好久,最后决定还是去养老院,不给儿女添麻烦。”当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住进了养老院,没想到一住就是一年。

  “在这里居住很舒服,生活也有规律。”说起在养老院的生活,汪大娘打开了话匣子,向记者介绍每天的活动内容,6点起床出门锻炼,7点30分吃早饭,然后去阅读室看报纸、杂志。吃过午饭后,回房间睡一觉。下午在棋牌室打扑克、玩麻将。“床头上有呼叫器,卫生间地面都是橡胶的,走廊有扶手,上下楼有电梯,出门就是院子,夏天的时候,老人们全都出来晒太阳。”汪大娘说。

  谈到子女对母亲住养老院的看法时,汪大娘说,起初孩子们并不支持自己去养老院,认为母亲住养老院会让亲戚朋友笑话子女不孝顺,可是住进养老院后,4个子女经常过来看望她,看到老人精神头比在家里都充沛,也都很放心。

  子女在外地工作 养老院住着挺好的

  “在这里吃喝不愁,还有一群老朋友陪着,真的很享福,撵我都不会走了。”谈起养老院的生活,76岁的孙桂凤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鑫爱老年公寓的孙桂凤老人已经在这里住了半年。儿女都在外地工作,按照她最初的想法,来养老院就是等死,没想到在这里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幸福。

  孙桂凤老人家在满洲里,3年前老伴去世后,因为满洲里冬天寒冷,她选择到哈尔滨的侄子家住一段时间,“老在侄子家住也不是那么回事儿,还给他们添麻烦。”3月初,老人决定找个养老院度过余生。

  记者来到鑫爱老年公寓,看到10余平方米的房间里,电视、淋浴器、无障碍扶手等设备一应俱全,老人们个个衣着整齐、荣光满面。“我在这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还有一群老头老太太陪着聊天、锻炼,我很满足。”孙桂凤说,自己在家,每天的内容就是洗衣服、做饭、收拾屋子,儿女也不常回来,一个人很寂寞。

  “当初儿女都不同意让我过来,现在我在这里比家都享福,谁也别想让我走。孩子来看看我就可以了……”孙桂凤说,自己提出要来养老院时,他们谁都不同意,现在看到老人很幸福,孩子们都放心了。老两口养老院卧床最盼子女过来看看

  88岁的郭大爷和81岁的老伴宋大娘因为下半身瘫痪不能自理,在养老院住了半年多,虽然二老在养老院被照顾的很周全,但他们还是希望儿女能过来看看。

  郭大爷早年因关节炎导致下半身无法动弹,只能坐在轮椅上,一直由老伴照顾着。去年,老伴出门买菜时被绳子绊倒,摔坏了股骨头,他俩只能在轮椅上活动。老人的两个孩子一边要忙工作,一边伺候老人,还要照顾孩子,实在吃不消了。在朋友的介绍下,他们将二老送到了养老院。

  “一开始,亲戚朋友知道孩子把我俩送到养老院,都指责他们不孝顺,后来了解情况后,也就不再误会了。”郭大爷告诉记者,养老院每天都有护工给洗脸洗脚照料生活,其实挺幸福。老年公寓按月收养老费就是为了让孩子过来

  鑫爱老年公寓院长金淑华告诉记者,目前有50多名老人,为了照顾这些老人,她一共雇了20名员工,可还是忙不过来,现在,连儿子、儿媳也成了护工,每天围着老人忙前忙后。金淑华退休前是一家学校的校医,退休后开办了养老院,虽然每位老人每月都要交一定的服务费用,但是除去成本,基本赚不了多少钱。

  “养老院一个月收取一次费用,目的就是让子女最少一个月来看望父母一次。”金淑华说,对很多老人来说,他们都很珍惜跟孩子见面的时光。“人老了就容易变得孤单,能看到子女是他们最大的希望。”金淑华告诉记者,他们会对子女看望老人的次数进行统计,如果很长时间没来,他们就会打电话提醒,不过即便这样,仍有一些子女无法过来探望。

  金淑华告诉记者,养老院的老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可以自理的,另一类就是无法自理,身体健康的并不多,而且平均年龄都在70岁以上。有的老人进了养老院,就没再下过床,有时护工在给他们洗脸或更换尿布时,总能听到老人嘴里念叨子女的名字,心里很不是滋味。

责任编辑:彭佳丽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