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黑龙江省“互联网+体育”行动计划
2015-11-30 14:20:54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涉及到社会每一个行业。各行业、事业的发展都需要与互联网相结合,才能实现新发展、新突破。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部署,结合我省体育事业发展实际,现制定“互联网+体育”行动计划如下。

  一、总体思路

  认真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指导意见》要求,贯彻实施省政府关于“互联网+”工作总体部署,以推动互联网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发展为重点,以发展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体育”产业新业态为抓手,全面促进我省体育事业、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互联网+体育商务

  1、建设体育场馆预定系统。依托专业科技公司公司技术与运营优势,开发基于互联网的O2O的体育场馆预订系统。用户可通过互联网和手机APP平台,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场馆预定、门票预定、体育旅游线路设计预定、体育运动装备购买或租赁、体育培训、体育康复咨询等全产业链服务。初期开发项目为省内滑雪场的场地及服务的应用,该系统2015年11月可上线试运行,实现与消费用户的对接.系统将分别与乐视体育、淘宝、京东、奇虎360、网易等大型门户网站的B2B系统对接,通过我们依托丰富的体育资源个性化增值服务,不断壮大客户群体、增加服务内容,争取打造成国内知名体育产业电子商务平台。

  2、建设全民健身服务平台。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全省全民建设服务系统,为全省体育爱好者建立个人体质健康档案,将个体体质监测、日常健身、运动康复等所有数据进行采集,便于健身者查询及进行健身咨询。建立全省健身场所场地电子地图,满足群众就近健身需求。全省全民健身活动网上公开公示并接受网络报名,实现全民健身活动的信息化电子化。

  3、推广数字化健身社区建设。开发数字化健身运动社区工程。选取试点社区,实现社区公共健身设施的实施监控,实时掌握健身设施状况、使用情况、参与人数等等,便于科学化指导社区的公共健身设施建设。

  (二)互联网+体育传媒

  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加大冰雪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与互联网新媒体合作,建立“体育冰雪频道”,宣传我省冰雪资源,策划、运营我省体育赛事,组织冰雪马拉松、雪地足球、黑龙江两极冰雪挑战赛、中俄-贝加尔湖汽车自驾游集结赛、中俄橡皮艇拉力赛等精品赛事,打造我省体育品牌,宣传我省体育文化。同时积极争取传统电视媒体设立冰雪体育宣传时段,通过线上线下专业视频媒体的互动合作,实现冰雪体育宣传的新模式。

  (三)互联网+运动装备

  1、加大体育科研力度,研发基于冰雪运动的智能可穿戴装备,如智能滑雪装备,将摄像装备植入头盔、数据采集芯片植入滑雪板,全程记录滑雪者运动轨迹、滑行状态等数据,即可指导滑雪者的滑行技术,同时可生动记录滑雪者的滑行体验过程,为滑雪者在体验滑雪运动乐趣的同时,留下长久的记忆。

  2、研发智能3D制造。运用3D打印技术,研发个性化运动装备的定制服务。根据专业运动员或运动发烧友不同体型特征,将3D打印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向结合,同时融入智能化技术,开发全新的运动装备生产系统。

  (四)互联网+运动大数据采集

  开发互联网技术与运动传感技术相结合的运动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智能传感器和专业运动摄像机等设备,记录运动员每次训练和比赛活动数据,并录入分析系统,通过数据采集与大数据分析,为教练及运动员提供科学的训练指导。

  (五)互联网+场馆

  我们拟以亚布力滑雪场为试点,开发数字化、网络化的体育场馆智能系统,通过全方位网络的覆盖,利用计算机终端实现对体育场馆内场地、器械、人员远程监控和信息采集,日常使用中可针对不同运动爱好者需求,结合智能运动装备,实现对运动者的全程实时数据采集,可通过微信、微博等媒介实现健身的体验分享。重大赛事期间,可通过数字化场馆系统,便捷地实现赛事的网络直播,并为不同爱好者提供个性化直播定制服务,使得比赛观赏性更强,个性化更加突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府扶持

  各级体育转关部门都要将推行互联网+体育行动计划纳入体育总体工作中,要积极支持配合相关工作的开展,要组织本地体育经营者与体育爱好者积极参与到互联网+体育的行动中来,要运用体育产业引导奖励政策支持鼓励有条件的科技企业参与到互联网+体育系统建设中来,发动社会力量共同是行动计划取得实效。

  (二)加大宣传力度

  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互联网+体育的理念及具体措施,使从体育管理者、经营者到参与者都认识到互联网+体育的重要性及给大家带来的运动方式的转变、不同体验的快乐及带来的极大便捷服务。

  (三)加强人才培养

  各级政府要将体育科技型人才、经营型人才的培养纳入工作日程,通过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培训、专业知识普及提高等各种途径,培养一批懂体育、懂经营、懂技术的实用型体育产业科技人才,共同参与到互联网+体育行动计划中。

责任编辑:迟灏

【专题】黑龙江省“互联网+”行动计划文件汇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