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2月30日讯 过去的120年,俄罗斯文化随中东铁路在白山黑水间的铺就与运营,开始流入以农耕文明为主体的“龙兴之地”。20世纪前60年,苏俄文化具体到音乐、戏剧、影视、舞蹈、诗歌、小说等几乎所有文学艺术形态被大量介绍到中国。历史告诉我们,苏俄文化中有许多人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的坦率与艺术的表达,与被压抑了太久的中华民族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的情感发生强烈的共鸣,以至于我们欣然接受这种文化并自觉成为这种文化的欣赏者和追捧者,这符合跨文化传播的逻辑。
现实告诉我们,当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当中华传统文化与优秀文化正在成为俄罗斯及世界大多数国家人民尊重与爱戴的文化的时候,当中华传统文化与优秀文化成为感知中国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窗口与通道的时候,我们恰恰最该思考和践行的是,要向俄罗斯和世界精准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优秀文化。
一、从道路自信的高度看待对俄文化交流
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目前中俄关系是有史以来最好时期。省委、省政府一直把黑龙江对俄全方位合作作为我省重要工作来抓。中国的“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走廊建设,正在以一个个具体的合作形态对接与呈现,处在对接前沿地带的黑龙江,又一次迎来大展宏图的历史性机遇。
经过10余年的观察、调研、思考、实践,我认为最能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与优秀文化的中医中药,在亚洲、非洲、欧洲、美州,特别是在俄罗斯有着巨大的健康保健方面需求。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披露,尽管俄罗斯有较为完善的医疗及休假制度,但现阶段俄罗斯整体医疗保健水平参差不齐,医生和医疗设施资源很不平衡。中医中药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哲学的精髓,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俄罗斯百姓的青睐。我省中医、中药资源极为丰富,国家级名医大师人才辈出,以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各医院为代表的一批精通医疗俄语的中医团队,在俄罗斯患者中享有极高盛誉,许多俄罗斯患者和亚健康人群不远万里前来寻求热情周到、价格合理、疗效显著的中医诊治、损伤康复与定期保健。
值此中俄两国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哈尔滨广播电视台独家策划并组织实施了《英雄当归》——为俄罗斯二战老兵中医保健全媒体公益行动,团队从7月5日至8月21日,历时47天,走访11座城市,行程15000多公里。此次活动共为亚佐夫、米哈伊洛维奇两位苏联元帅,加列耶夫、叶马尔科夫两位大将和多位中将、少将及校官进行了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从元帅到士兵,从军人到百姓,共诊治各类患者600余人,年龄跨度从1岁的脑瘫病儿,到101岁的二战老兵;从辗转数百里回访老患者,到送医送诊到二战老兵的家中。中俄两国新闻界对此次活动好评如潮。
二、从文明自信的高度看待对俄文化交流
中医中药,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繁衍生息,为中华文化五千年枝繁叶茂,为中华文明血脉相承走向全面复兴立下千秋功业。以中华民族博大胸襟和善良情怀,这一举世无双的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应该也必须与俄罗斯和世界人民共同分享。
《英雄当归》团队诚邀黑龙江省5家医院的14位中医名师,先后到访莫斯科、摩尔曼斯克、圣彼得堡、克拉斯诺达尔、伏尔加格勒、喀山、秋明、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哈巴罗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11座俄罗斯的英雄城市、黑龙江友好省州和哈尔滨友好城市,共计为90多位俄罗斯二战老兵和赴华对日作战老兵提供中医传统的针灸、按摩、火罐等医疗养生保健。在中医治疗和养生保健过程中,绝大多数俄罗斯二战老兵通过中国医师的精心调理,健康状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效果最为明显的是93岁的苏联最后一任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在国防部第二临床军医院疗养的亚佐夫元帅右臂长期不能自如抬过肩部,唐强教授分别征求了俄方院长、主治医生和亚佐夫元帅本人的意愿后,将数十根银针嵌入患者头部穴位。仅仅10分钟,亚佐夫元帅竟能自主抬高右臂至头顶上方,俄方院长和主治医生瞬间惊讶得表情近似凝固,而面带笑容的亚佐夫元帅连声说:“感觉很好,感觉很好!”
三、从战略自信的高度看待对俄文化交流
今天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完全超越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中俄与中苏关系,其丰富的文化交流内涵无不时刻提醒着我们,在对俄文化交流层面上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战略自信。如果说过去俄罗斯的文化“流入”较多,今天的中华传统文化与优秀文化则要加大力度地“流出”,以求历史与现实的平衡。那种在中俄文化交流中表现出的妄自菲薄和自轻自贱的卑微意识必须抛弃。
《英雄当归》——为俄罗斯二战老兵中医保健活动,是一次在省市主要领导同志亲自关怀和直接指导下的集成创新和跨界创新全媒体实践活动,我们作为项目的创意和执行团队,体会最深的有以下四点。一是黑龙江与哈尔滨正处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和普京总统提出建立欧亚经济走廊战略的对接点和前沿地带,历史渊源、地缘关系、文化底蕴、人才优势,特别是经贸和科技方面存在着的巨大互补性差异,决定了黑龙江的外向型经济应将俄罗斯作为主攻方向之一。二是过去30年,我们在与俄罗斯的交往中往往急功近利,极大地忽略了中华传统文化和优秀文化对俄罗斯的主动影响,以至于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许多俄罗斯人对我们并不十分友善,远不如俄罗斯欧洲部分的人民对我们更为友好。国之交在于民相亲,维护友好与信任,提升友好与信任,只有中华优秀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可以担此重任。三是对俄中医中药产业基地建设不应停留在建议和意见层面。破局的最好路径,是规避和冲出固有的条条框框,不设置、不附加新的条条框框,主动与俄罗斯的主管部门,如国防部、内务部、卫生部密切接触与积极合作。一边是医疗市场的巨大需求,一边是人才济济和实力雄厚的近水楼台,如果坚信理论与逻辑上的正确,突破困境的路就在脚下。四是在对俄文化交流方面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跨界创新,直至颠覆性创新的所有创新思路与创新手段都应该得到鼓励,都应该有实验的空间与实验的条件。那种来自个别职能与主管部门的视野局限和不作为、懒作为的巨大弊端必须尽快革除。
我省有着独一无二、极为珍贵、无比厚重的对俄文化交流资源,我们有着独家擅长的对俄文化与媒体交流的独门绝技,更有着独辟蹊径、剑走偏锋、勇于创新的胆识与魄力,为实现省委、市委对俄全面合作的整体战略要求,我们将继续超视距、超常规、超常态地创新实践,勇做黑龙江和全国媒体对俄文化交流的先锋队和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