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林甸县增强文化软实力 加快推动向文化强县跨越
2016-01-07 11:07:52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延春 肖瑶 郎艾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7日讯 (王延春 肖瑶 记者 郎艾迪)“十二五”期间,大庆市林甸县一直把增强文化软实力,加强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农民春晚、文化大院、文化大集、萨满剪纸、农家书屋、芦苇编织、白陶创作……这些文化事业的发展让林甸的人民因此而富有创造力,让林甸的生活因此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这座正在转型升级的小县城增添浓浓魅力。

  “我们村里的文艺队现在每天早晚都在抓紧时间排练节目,希望能顺利进入农民春晚。我现在跳舞都上了瘾,一天不跳就觉得浑身不对劲。”家住林甸县东兴乡红阳村的杨大娘乐呵呵地说。

  林甸县东兴乡红阳村的文体广场,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我们自己的舞台”。还没走近,远远就能听到动听的歌声:“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歌声、舞声传入耳,读书声也不能少。“白天干农活,晚上来看书,农家书屋真是让百姓受益呀。”林甸镇创造村村民徐晓辉的话,道出了林甸县农民的心声。

  林甸镇创造村地处城郊西侧,这里建设了100多平方米的农家书屋,有军事、文化、科技、政治、生活、少儿、农业种植及养殖等各类图书共3000余册。据村农家书屋负责人周彦昌介绍,除农耕时节,每天都有10多人来书屋看书。

  “十二五”期间,林甸县完成了县文化馆、图书馆提档升级工作,图书馆使用面积达到了国家“三级馆”标准,文化馆使用面积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8个,总面积达到3000平方米、文化设备固定资产45.18万元。成立乡镇图书馆8个,农家书屋88个,总阅览面积达7000平方米、藏书2万余册。成立村级文化活动室83个,文化设备固定资产达240多万元。建设标准化文化广场12处,总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此外,成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6个,培育农村文化大院94处、村级文化示范户263户、群众文体团体85个。同时,新建占地面积为4万平方米公共体育场1处,城内休闲广场2处,完成乡镇健身工程5处,农民健身工程43处。

  林甸县打造了“林甸县农民春晚”、“文化大集”、“泉城之声”、“乐舞泉乡”、“农村文化123工程”等群众文化品牌,每年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00场次以上,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大有提升。

  一根小小的芦苇,在红芦苇纬编工艺公司员工的“妙手”下,带来了800余万的年产值。这无疑是林甸递向全国的一张“文化名片”,也从侧面见证了林甸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

  “发展文化产业就是要让文化这一‘粘合剂’,在潜移默化中释放巨大的能量,转变成为经济社会加速发展的强动力、硬保障,将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成为拉动经济、旅游发展的新引擎。”林甸县文广体局局长田宝库说。正是因为以苇雕画、剪纸、蛋雕、根雕等手工艺品为主打的民间工艺不断得到传承和发展,林甸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除了芦苇画以外,河床之上的白土,如今也正在被林甸人挖掘、放大,变成一项文化产业,富裕村民。

  形成产业,既带动农民提高了文化素质,又增加了收入,可谓一举多得。届时,县里将通过文博会、洽谈会、结合线上线下平台以及陆昊省长提出的中蒙俄经济走廊等形式,把这些工艺品向外推介,打造林甸第二张名片,叫响品牌。

  “十二五”期间,林甸县一方面大力培育了包括苇雕画、民间剪纸、蛋雕、书画印刷等项目龙头文化企业,其中魏立春的苇雕画生产加工基地、刘延山民间剪纸和工艺品生产加工基地已形成规模化营销方式,产、供、销渠道基本完善,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另一方面,坚持地热与自然、人文景观相结合的原则,为温泉欢乐谷、鹤鸣湖等旅游企业注入文化元素,配合旅游局扶持其开发地热民族风情旅游、地热冰雪游、温泉疗养保健游等旅游热线,每年新增游客数以万计。

  以地方戏和乡土文学创作为基调的文艺作品生产展现出新亮点,创办发行了文学期刊《泉城文化》,培养了一大批文艺创作人才形成了多个创作群体。同时,民族风情、土特产品、民间工艺品为重点,扶持、开发具有林甸特色的旅游纪念品等,有效促进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有效助推了林甸县社会经济的发展。

  “这几年,我们通过建立非遗项目保护机制,着力构建多元化非遗传承体系,使非遗项目得到了有效传承和保护,非遗保护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林甸县文体局局长田宝库对记者说。

  在“十二五”期间,林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林甸县在全省率先完成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任务。普查期间,新发现文物点7处,确定文物保护单位16处,其中,林四井、渔场、红旗先锋辽金时代古墓葬、四合新风第四季古生物化石4处遗址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合乡牛尾巴岗文化遗址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进行文物普查的同时,积极扩大馆藏文物规模,现拥有馆藏文物133件,其中,珍贵文物2件。林甸县的“武家鼓乐班”、“鹤鸣湖传说”等5个项目被录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