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准“航标灯” 严守“警戒线”
陈海波
今年10月18日,中央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全体党员为规范对象,坚持问题导向,把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创新经验转化为道德和纪律要求,为广大党员点亮了廉洁自律的“航标灯”、拉起了修身从政的“警戒线”。我们要以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为重要抓手,坚决把管党治党的责任落到实处,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为哈尔滨发展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坚持疏堵结合。《准则》侧重进行正面倡导,向广大党员提出了修身克己、从政用权的明确要求,是以德治党的政治宣誓。《条例》侧重开列负面清单,为广大党员划出了行为边界和行为禁区,是依规治党的严明戒尺。可以说,《准则》和《条例》在疏与堵两个层面,为广大党员明确了朝着什么方向去努力、决对不能触碰什么的重大原则问题,充分体现了内在规范与外在约束的有机统一。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必须坚持思想引领与行为约束并举并重。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按照《准则》的要求,把“四个必须”和“四个坚持”、“四个自觉”作为从政用权的行为规范,深刻反思存在的现实差距,全面加强党性修养锻炼,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发展激情、攻坚克难的工作干劲、为民奉献的价值追求,以实际行动凝聚党心、赢得民心。
抓住关键少数。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必须紧紧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通过发挥好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使《准则》和《条例》真正成为广大党员的思想准绳和行为准则。在这方面,要从党政“一把手”抓起,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学深悟透《准则》和《条例》,时刻绷紧党规党纪这根弦,带头用党规党纪来规范和约束从政行为,特别是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过程中,必须每个环节、每个要素都要思考是否符合党规党纪的精神、体现党规党纪的要求,切实把党规党纪的每一项要求、每一条规定都执行到位,坚决维护党规党纪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加强执行监督。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必须紧紧盯住执行监督这一关键环节,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寸不让。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组织广大党员深入学习领会《准则》和《条例》的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到在任何情况都不触碰党规党纪划定的“高压线”。要结合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查摆不符合党章和《准则》、《条例》要求的种种表现,逐一深挖思想根源,逐一落实监管责任,在严抓严管严查中防控各类违反党规党纪问题的发生。要结合畅通党内外监督渠道,研究建立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快速反应机制,决不能姑息迁就、养痈遗患。
严惩破规乱纪。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必然要动摇党的执政基础,损害党和人民事业。为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党规党纪不容触犯的思想,坚决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来维护党规党纪的威严,勇于向所有违背党规党纪的行为开刀,决不能使党规党纪成为“稻草人”。这既是维护党的形象的需要,也是赢得民心的需要。要严厉查处破规乱纪的人和事,只要是触犯了党规党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无论是谁都要一查到底、严惩不怠,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时,要层层倒查教育管理责任和监督制约责任,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把处理违规违纪的问题与解决执规执纪不严的问题统一起来,以此避免违规违纪的问题反复出现。要以破规乱纪的典型案例为反面教材,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从中汲取深刻教训,举一反三,自敲警钟,克服侥幸心理,抵制各种诱惑,严把遵规守纪这道闸口,始终做到严以律己、不越雷池半步。(作者系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