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高标准 严守新底线
韩靖
新修订的《准则》和《条例》为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作为维护纪律的专门机关,要把学习贯彻《准则》和《条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学在前列、干在实处,狠抓执行、见诸行动。

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认真抓好两项法规的学习贯彻。一要先学一步,学深学透。要对照党章规定学、对比现行《准则》和《条例》学、联系当前形势学,深刻理解《准则》和《条例》修订的背景和意义,全面把握其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要把两项党内法规作为纪检监察系统培训的重要内容,对各区县、各部门纪检监察干部进行轮训。二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把学习《准则》和《条例》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与深化“三转”结合起来,与理解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具体思路和举措,不断提高监督执纪问责的能力和水平。三要形式多样,强化宣传。要通过专家讲座辅导、组织学习轮训、开展宣讲活动、举办违纪案例警示教育等方式,实现全面学习与重点解读、分散学习与集中研讨相补充、相促进,扩大学习覆盖面。四要模范执行,当好表率。纪检监察干部要紧密联系岗位职责,深入查找执纪理念、执纪方式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不断健全问题线索管理处置、纪律审查、执纪审理等制度规范,在监督执纪中敢于担当、敢于较真,坚决维护党规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切实转变执纪理念,把“四种形态”贯穿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始终。一要履行好全面从严治党的监督责任。要把“一案双查”作为监督执纪的常态化手段,通过追责问责,督促各级党组织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尤其要把贯彻执行《准则》和《条例》情况作为“一案双查”、追责问责的重要内容。对不贯彻执行或贯彻执行不力,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不良影响的,坚决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直接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确保两项法规贯彻执行到位。二要突出抓早抓小、动辄则咎。抓早抓小是《条例》在党纪处分原则中的第一项规定。贯彻这一规定,必须转变执纪理念和方式,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发生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但够不上党纪处分的党员干部,要早教育、早提醒、早纠正,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对于轻微违纪问题,要第一时间处置、动辄则咎,或予以警告、严重警告等党纪轻处分,或予以改任非领导职务、责令辞职、免职、降职使用、劝退除名等组织处理,把问题控制在小、解决在早,使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成为大多数。三要进一步加大纪律审查力度。一方面,要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首要位置,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行为逐条审查、从严查纠,真正让政治纪律成为“高压线”。另一方面,要全面执行“六大纪律”,尤其要注重查纠其中新增加的违纪行为和现阶段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不断体现越往后执纪越严的要求。要坚持以纪律为准绳,线索处置、立案调查和案件审理坚持用纪律对照,在调查报告和审理报告中体现对违反“六大纪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不力等问题的监督执纪问责。四要进一步改进纪律审查方式。落实“四种形态”,要求纪检机关必须改进纪律审查方式。要规范线索处置,及时汇集各个渠道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集体排查和集中管理,严格依照五类方式进行分类处置。要加大初核力度,对线索具体、内容明确、情节简单或正在发生的问题,迅速组织力量直查快办,尽可能多地获取客观证据,提高成案率。要加强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作用,强化与审判、检察、公安、审计机关的协作配合。(作者系七台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