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现场
搜 索
朋友圈话过年 网友盘点属于东北人小时候的“年味”
2016-02-09 10:37:25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杨帆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这个年只抢红包,就不够文艺了。

  东北网2月9日讯 (记者 杨帆) 抢红包浸透的整个春节朋友圈,这几天刮起一阵阵回味起儿时过年“年味”的风。

  “小时候,年是爸爸买回来的那几块糖,是妈妈为我们做的新衣裳,是揣在兜里舍不得花的那几毛钱,是那一挂鞭儿拆开了放。小时候,年是期盼,是幸福。长大了,年是超市里的拥挤,是忙活了半天做好的饭菜谁都吃不下,是天南地北的奔波,是黑夜当作白天的混乱。生活越来越富裕,可那份快乐却离我们越来越远。”微友小雪在朋友圈发段子,怀念小时候那份单纯的年味。

  “在东北,小时候过年最虚伪的一句话是:来就来呗,还拎啥东西呀!最动听的一句话是:别撕巴,给孩子的!最悲剧的一句话是:来,妈先帮你存着!最害怕的一句话是:查仨数给我憋回去!说话最不算话的是:最后一杯再不喝了!东北孩子要啥就会像啥,比如:妈,我想吃雪糕!妈妈会说:我看你像雪糕!东北孩子转起!我都经历过!”。充满地道东北味的段子,引来微友们一片片笑赞。

  除了怀念过去,也有段子提示“在家尽六孝”,聆听孝:别打断父母说家里长短的锁事;情商孝:别轻易生气,情绪牵着父母的心;勤快孝:别忙着见同学朋友,多陪父母上街、拎东西、下厨;接受孝:别抗拒父母说些迂腐和伤你的话,要付出有质量的时间给他们;分享孝:别只顾看手机电视,给父母多分享外面的世界;智慧孝:引导父母追求自己的信仰,真正内心充实富足。”

 

  这么看来,这个年只抢红包,就不够文艺了。您也去东北网微信晒晒自己的儿时“年味”吧。

 

责任编辑:李逢时

【专题】2016龙江人过大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