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3月10日讯 你用手机看啥呢?”9日上午,我省代表团小组会议尚未开始,高春艳代表早早的就来到小组会场,见到邻座的张亚英代表正在“刷屏”,不免好奇地问了起来。张代表笑盈盈回答:“偶尔看看新闻,看时间长了,眼睛太不舒服了。”随即关掉手机。
“手机阅读大都是碎片化信息,本以为了解很多,其实好像什么都没记住。现在静下心来读本书的人越来越少了。”一位代表感慨地插话说。“是啊,这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提到了倡导全民阅读。”高春艳回应说。
这样一个关于读书的“软话题”,给记者不一样的感受,禁不住驻足他们身边,多听一会儿。
倡导全民阅读,念之再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部署2016年重点工作时提出,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这是继2014年、2015年后,“倡导全民阅读”第三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聊起全民阅读话题,冯燕代表从手机存储的图片中找到一幅插画给在场的代表们看——没有书籍垫脚者,看到的只是花草蓝天的宣传画;以少量书籍垫脚者,看到的是宣传画之上密布的阴云;而以更多书籍垫脚者,才能看到阴云之上壮阔的阳光。“其实,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称得上是一座美丽的家园。”她表示无法理解那么多人宁可终日当“低头族”,也不愿给自己留一点安静的时间系统地读上一本书。
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的代表转过身来,对着后排座位上正在埋头用手机发稿的参会记者问道:“你们工作这么忙,有时间看书吗?”被问记者抬头一愣,脸上显出一个大写的“囧”字,回答说:“时间就像海绵,挤挤总会有的。”在场的代表们被这番话逗得笑了起来。
交谈中,有的代表说,全民阅读,无法靠“指令”推进,也无法靠“市场”来实现。社会管理者能做的,无外乎两点:一是进行倡导,二是创造条件。相关部门应重视如何有效推进全民阅读,为全民阅读提供一定的保障和必要条件,例如一些地方开展打造书香社会的活动就很有意义。
“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的社会正在进入激发内生动力的阶段,要实现有效率、有效益的发展,必然要靠学知识、练本领。持久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则能为我们提供创业智慧、创新源泉。”有代表这样讲。
“希望政府尽快出台一些细则,多开展一些促进全民阅读的活动。这是一项长期工程,需常抓不懈。如果每个人在生活半径两公里之内都能找到一个社区图书馆,那么对全民阅读的普及大有裨益。”有代表如是说。
……
代表团小组会议即将开始,有关“全民阅读”的议论渐渐停下来,然而,那句“书香充盈的城市,才是一座美丽家园”,依然萦绕于记者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