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绥化
搜 索
绥化立足新起点 谋划新发展
2016-03-18 15:18:48 来源:黑龙江经济报  作者:高晶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18日讯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至关重要。绥化市围绕“三个导向”,坚持“四化联动”,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重点工作实现实质性进展和突破。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2016年,绥化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增强综合效益和发展后劲。推进结构调整提质增效。重点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加强研究,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循环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做长产业链和价值链。调减玉米面积,扩大效益品种。特别是面向哈市消费市场,打造供求关系稳固的大城市菜篮子。发展畜牧业过腹增效。发挥该市粮多、草多、秸秆多的优势,大力发展“两牛一猪一禽”,扩大牛、羊、鹅等草食畜牧业养殖,推进粮变肉、草变乳过腹增值、过腹增收。鼓励大庄园、伊利、贝因美等重点畜产品加工企业向周边布局。注重从饲料端到产品端全产业链的绿色生产,打造寒地黑土绿色有机无公害畜产品品牌。深化配套改革转制增效。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扶持一批家庭林场、家庭牧场、蔬菜农场,培育一批示范社。加速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做大寒地黑土区域公用品牌,推广“互联网+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多元主体建设模式,打造现代农业升级版。建立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发展成熟的冷链物流。建立多层次电子商务渠道,支持市、县电子商务创业园及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加快发展。面向域内外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生产高质量的农畜产品,使绥化的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

  向产业创新扩量发力,努力壮大二产规模。绥化继续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主线,继续把产业项目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科技含量。招商引资,依托资源定向招商,盘活存量重点招商,积极谋划引进项目,扩大项目增量。要继续坚持按节点推进集中开工的办法,确保势头不减;要提前做好项目准备,把基础性工作做在建设黄金期之前;要强化园区基础配套,提高项目承载,注意集约用地,提高项目容积率和单位投资强度。今年落地的项目数量、质量、氛围要好于去年,数量和完成投资额要比上年提高20%。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产业水平。在一二三产业项目并进、大中小项目齐上的基础上,对像绥大高速、大唐等投资规模大的项目,对作物秸秆转化、清洁能源开发等生态效益好的项目,对农牧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链条长的项目以及对就业、增收、创税有重大作用的项目,都要实施重点推进。

  盯住市场消费需求,促进服务业转型升级。立足域内消费需求和哈大等域外消费需求,努力做大绥化的三产。推进“互联网+”。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大数据”战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线上线下互补,使各业走进互联网,让互联网覆盖各业,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北菜南运、粮食仓储和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重点发展绿色食品物流、商贸物流、冷链物流、危化品物流等专业化物流产业,主动对接国内省内商贸物流集散枢纽,重点打造物流节点和配送中心;大力发展金融业。加速推进大资源与大资本的融合,努力提高本地区银行存贷比,鼓励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和发行债券,推进适度举债融资;发展特色旅游业。坚持差异化,体现独特性,突出原生态,坚持产品做精、风格做特、服务做优、环境做美的理念,打造成型的精品旅游线路。

  坚持城乡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抓好推进东部生态新城规划实施,推进以火车站改造、41厂棚户区改造等8项重点工程,搞好绥南、绥兰、绥望、绥巴等出入城口改造升级。践行地下管廊、海

  绵城市建设理念,市场化运作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综合体育场等文体设施项目,升级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使其与中心城市地位相符。盯住棚户区改造三年目标,棚户区改造和房地产开发同步推进,在去库存的大背景下,更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成27个地块、103万平方米的棚改任务。注重“三供三治”、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功能的提升,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等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产业、人口等要素承载功能的加强,特别是要注重产城一体建设,用产业聚集拉动人口聚集,用就业促进农民身份转变;小城镇建设要突出特色。打造城乡统筹的重要节点,坚持格调设计独具特色,力求自然纯朴、乡愁可寄,强化产业支撑,形成对就业和财政的强力拉动;美丽乡村建设要力求破。2016年绥化市是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三年实施方案》的第二年,也是攻坚之年。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重点基础项目建设、科技园区建设、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力争建设重点乡镇42个、示范村达标村330个,为全面完成三年建设任务打出提前量。

  融入龙江丝路带建设,提高经济外向度。抓住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契机,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努力提高绥化经济的外向度。树立全球思维。要充分认识到绥化市外贸企业并不少,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基础有前景,走出省门国门融入世界不是梦;全面融入面向俄罗斯及东北亚的对外开放平台。围绕全省“一核四带一环一外”产业布局(一核:哈尔滨都市圈,四带:哈大齐满、哈牡绥东、哈佳双同、哈绥北黑产业聚集带,一环:沿边环形产业聚集带,一外:境外产业园区),在融入哈尔滨对外开放核心城市、参与哈大齐满和哈绥北黑等产业聚集带上找准切入点,谋划建设国际物流产业园、进出口加工产业园,搭建对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共同打造跨境产业链。既要鼓励吸引利用外资,也要鼓励企业走出去,突出对俄能源合作和农业开发;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以全省面向俄罗斯、连接亚欧,建设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网络为契机,加快推进绥大高速公路、哈绥电气化改造、中俄天然气管道支线工程建设,积极谋划绥化机场、哈绥快运等重点项目,建设一批货物运输、仓储项目,主动融入全省陆海联运、跨境联运交通走廊;推进通关便利化。积极探索海关业务向该市延伸的措施办法,研究出台具体政策鼓励吸引域内企业的进出口实绩调回该市。抓住我省申请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契机,积极谋划建设内陆港口、保税区,让更多进出口企业享受海关保税政策,以此来培育壮大外向型企业阵容;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大齐绥”国家级产业合作发展与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全面加强与哈尔滨、大庆的区域合作与交流,在城市功能带动、吃配产业溢出、实现要素共享等方面实现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抓住脱贫攻坚契机,改善民生福祉。2016年,扶贫开发既是政治任务,也是民生工程。该市将以“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今年确保完成100个重点村整村推进、1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年度任务。将做到“力求精准、统筹兼顾、抓住机遇。”此外,要推进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就业等基础民生建设,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落实精细化治理要求,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责任编辑:强锐

【专题】五一嗨起来!玩转龙江全攻略

【专题】我为家乡龙江点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