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8日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更好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助力和支撑作用?《大庆市三百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不仅给出了方向和路径,更在“开局之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不再只盯住自然资源禀赋,而是蓄力挖潜科技资源优势,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增量、向科技创新要动力。正因如此,一项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一个个科技型企业生根发芽,一笔笔科技融资流入百湖……这些,也是市委、市政府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必然结果。
开年红:促成果“花落”百湖,引资金“浇灌”企业
科技三年行动,开年红。
据了解,2015年,我市共转化落地科技成果110项;孵化器发展到22家,孵化面积达103万平方米,在孵科技企业736家;新增科技型企业752家,新增一定规模科技型企业104家。
在“三百行动计划”的指导下,不论是梳理科技成果、组织科技对接,或是推动企业上市,市科技部门、高新区、各县区和驻庆高校迸发了前所未有的激情和活力。
“仅梳理科技成果方面,我市全年就收集了4320项,并重点梳理了‘玉米叶黄素纯化’等前景可观、实用性强、企业急需、工艺先进的科技成果685项。”据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介绍,去年他们还举办了10场“哈尔滨理工大学大庆专场”等专项对接会,组织230家企业参加了“省高新技术科技成果招商大会”等省内外对接活动8次,并促成哈工大的“耐温防腐复合材料”等168个项目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深切感受到,“三百行动计划”从梳理成果、筛选项目,到引导企业建立、孵化企业壮大,再到引进资本、扶助科技型企业上市,每一个环节都做得很实。去年,市科技局促成朗江创投等13家省内外投资机构与科技企业开展合作,引入风投资金2.9亿元,用“资金活水”助力企业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二年实:稳向好发展态势,实打实谋划推进
在运动领域尤其是足球运动中,有一个词叫做“第二年综合症”,多指新球员或年轻球员在第一年表现上佳,却在随后一年陷入低迷或沉寂。
在取得开年红之后,“三百行动计划”如何在第二年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避免出现“第二年综合症”?
“市委书记赵铭在市委八届七次全会上指出,今后五年,大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壮大接续产业,要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市长韩立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深入实施三百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项目和增长点。”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都为我们今后的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增添了动力。作为承上启下的一年,2016年他们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打实地推进“三百行动计划”,深入开展成果梳理、创业扶持、孵化培育和科技金融等工作。
成果梳理方面,今年市科技局计划转化落地科技成果110项,新增一定规模科技型企业100家以上。坚持产业和技术需求导向,拓展成果对接新途径,组织哈工大等高校院所成果持有人,召开专场对接会10场次以上。
科技金融方面,将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基金,加大与私募、天使投资和融资担保等机构的合作力度,建设项目路演平台,打通创业者和投资方对接的通道。全年融资力争突破3亿元。
“我们将继续加强企业培育,今年计划新培育超亿元的科技型企业10家、超5000万元的30家。”市科技局主要负责人说,他们将加大对新注册科技企业、初创科技企业等的服务力度,计划全年发展科技型企业700家,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新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0家。另外,市科技局还将在支撑产业发展、开展科技招商、推进市校融合、营造创新氛围等方面做好文章。
相关新闻
我市启动实施三百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
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更好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庆市三百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给出了方向和路径。
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大庆市三百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正式文件已经下发,按照“三百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我市全力扶持科技企业创新创业,重点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竞争优势明显的科技型企业。
三年行动计划启动
众所周知,在“全民创业”热潮中,科技型企业是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企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培育出一批高科技企业,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未来经济能否抢占新的增长点的关键。
围绕全省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会议精神,大庆市启动实施三百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计划要求,到2017年,我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到20家,新形成300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科技型企业,逐步培育一批科技型上市公司,并在资本对接上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社会资金为补充的投融资服务体系。
按照计划要求,未来我市科技工作将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并综合运用成果梳理、鼓励创业、孵化培育、金融对接和推动上市等举措,重点转化一批高科技成果,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壮大一批高新技术产业,为我市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五大途径培育科技企业做强
对于如何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竞争优势明显的科技型企业,三百行动计划给出明确答案。梳理成果、支持创业、孵化培育、融资对接和推动上市等五个途径,实现总体目标的重要措施。
每年进行成果梳理,加快成果转化
在我市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接续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围绕打通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和节点,从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中,每年重点梳理不少于100项契合度高、科技含量高、处于产业前沿的成果,通过产学研合作,加快成果产业化进程。对于成功转化落地并创办企业的,优先推荐申报专项扶持资金。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围绕产业园区招商项目重点和方向,在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中,每年重点梳理不少于100项市场前景可观、发展潜力巨大、产业化周期短的成果,通过与资金的融合,实现成果转化落地变项目、变企业。
依据企业技术需求在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中,每年重点梳理不少于100项实用性强、企业急需、工艺先进的成果,推动新技术在企业中应用,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
鼓励支持农业科技特派员和工业特派员、科研机构、大学生创办企业
鼓励支持农业科技特派员和工业特派员领办或创办企业,对于科技特派员创办企业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我市优先给予扶持。我市也允许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在明晰出资人权益的前提下,以技术、专利、固定资产和自有资金等资产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创办科技型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同时,我市在科技企业孵化器中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区或苗圃,鼓励大学生以多种形式注册公司转化科技成果。
鼓励创办孵化器,引导企业入驻孵化
对于初创期的企业,孵化器发挥了很大作用。为引导入驻孵化,我市在完善现有孵化器孵化功能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各县区、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和有条件的企业,利用自身条件或闲置资产创办或联合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引导、支持具有一定科技型企业入驻规模的写字楼、出租楼宇、大型物业等向科技企业孵化器转型发展。
同时,我市还支持县区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新型工业公寓等企业加速器,与国家级或省级专业孵化器合作,打造区域化的“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企业孵化培育模式,为企业发展壮大创造条件。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科技企业的需求,完善科技创新创业孵化链条,提升孵化和服务水平。
有了孵化器,我市会通过网络、报刊和电视等媒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引导初创期企业入驻孵化器,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
帮助企业融资对接,推动科技成果变现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脉。为帮助企业获得资金,我市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发展,加强与市外创业投资机构合作。围绕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积极引导企业与创业投资机构对接,并积极引导企业与担保公司对接,开展专利质押担保融资,推动科技成果变现,解决融资难题。
此外,我市还将探索设立大庆科技风险投资引导资金,完善科技投融资平台,扶持、推动科技企业创新创业,充分利用省科技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推动我市企业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
企业上市将给予补助
在培育的科技型企业里面,我市将筛选一批符合产业政策、成长性好、主营业务突出、发展潜力大、有融资或上市意愿的科技型企业作为上市培育资源,组织专业服务机构为上市提供政策宣讲、培训辅导及专业咨询。
不仅如此,我市还鼓励国内外证券公司等上市服务机构来我市开展企业股改、备案注册、挂牌交易、上市等服务,定期开展高水平的上市服务对接活动。对我市科技企业在境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境外主板首发上市的企业,按照有关政策给予一次性补助,为企业改制、挂牌、再融资和转入主板各个阶段给予资金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