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哈市69岁老人自掏3万建“爱心屋”服务邻里环卫工
2016-04-26 07:42:08 来源:生活报  作者:李明哲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4月26日讯 在哈市道外区崇俭街192号小屋里,摆满了打气筒、万能充等30多种便民工具,附近居民称它为“爱心屋”。小屋的主人叫张志德,今年69岁。2010年他自费搭起这个“爱心屋”,去年,小屋从5平方米扩增至10平方米,屋内还添置了绿植。不仅如此,10年间张志德捐款近15万元,帮助11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3年前,他又签署了遗体捐献登记表……25日,记者走近张志德老人,聆听他的爱心故事。

  自费1万多他搭起小区“工具屋”

  今年69岁的张志德是一名退休工程师,他是一个热心人,附近居民谁家棚顶漏了、地漏堵了,都会找张志德帮忙。

  2010年,张志德寻思,要是能在小区门口建一个放维修工具的屋子,居民可以随意借用,那就方便多了。于是,他马上和仁里街道办的工作人员商量,最终决定在崇俭街192号门口遮雨棚下,搭建一个不足5平方米的小屋。而搭建小屋花费的1万多元元,全由老人自费。

  为残疾邻居修火墙他感染了角膜炎

  自小屋成立后,张志德每天8点左右来到这里,一直待到晚上6点多,中午吃饭都不回家,就怕别人来借工具时找不到人。小屋的“常客”孙立强说:“有一次邻居家的下水管堵了,由于是外地来的租户,老张不仅借了工具,还上门维修。”3天前,残疾人马大姐家的火墙坏了,张志德自费买了水泥、胶、石棉绳等,用一天时间把墙修好。因为烟尘大,这位年近七旬的老头儿还感染了角膜炎。

  另外,环卫工每天凌晨4点开始工作,中午吃饭时饭菜早已凉透,张志德就免费给他们热饭。附近居民亲切地称小屋为“爱心屋”。

  为容纳更多人他再掏2万扩建小屋

  张志德告诉记者,小屋门前是校车的乘车点,每天都有许多家长接送孩子。冬天,这间小屋仅能挤下七八个人,其他人只好在外面挨冻。去年夏天,张志德发现旁边有块空地,“在征得办事处同意后,我决定扩建‘爱心屋’”。张志德说,当天他找来建筑工人,又跑建材城买材料……10天后,屋子扩建完成,他又买了花草装点小屋,还添置多把椅子。这些加在一起又花了2万多元,但是老人心里却很高兴。

  记者了解到,小屋自成立以来,已有千余人受益。小屋每月补充各种用具的花销一千多元,占据张志德退休金的一半。可是即便这样,他仍乐此不疲。

  10年捐15万资助学生他还要捐献遗体

  2006年,张志德看新闻说一位来自青海的贫困大学生需要帮助,他立即联系到了该学生所在的学校。“当时我给他500元生活费,又给他买了新衣服,最后还在饭卡里存了1000块钱。”此后,张志德在10年间花费近15万元资助了11名贫困大学生。

  3年前,老人还签署了《黑龙江省遗体(眼角膜)捐献志愿者登记表》,承诺在死后将全身器官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老人常说,自己没有子女,牵绊少,对于自己的每一个决定,老伴都非常支持。而能够帮助别人,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事。

责任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