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佳木斯
搜 索
龙江色彩摄影大赛:鱼生鱼长的赫哲族
2016-04-26 16:01:46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56个民族,56枝花

  在我国众多的民族中

  有朵花“最稀有”、“贼稀罕”

  那就是专属于龙江的赫哲族

  赫哲族是全国最稀有的少数民族

  全国总人口不足5000人!

  他们主要聚居于龙江东北部

  部分散居于佳木斯市的周围

  由于居住在高寒地区

  赫哲族以捕鱼食鱼为生

  可谓“鱼生鱼长”的渔猎部落

  也是中国北方现存唯一的渔猎民族

  在同江市街津口乡的赫哲族中

  世代传承着一种“鱼皮文化”

  这是北纬45度以上地区的特色文化

  历史上众多民族都曾拥有鱼皮文化

  传统的鱼皮技艺

  包括一整套复杂的加工过程

  过去赫哲族妇女都能熟练掌握

  后来由于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昂

  自清代至今

  只有街津口的赫哲族将之传承

  在街津口感受“鱼皮文化”

  你绝不能错过两种独门手艺—

  鱼骨作画&鱼皮制衣

  街津口位于龙江省同江县内

  是著名的赫哲族之乡

  如果有幸来到街津口

  有两位手艺人一定要造访

  去孙玉林家看鱼骨画

  去尤文凤家看鱼皮衣

  是他们让人们领略到

  赫哲人“鱼皮文化”的魅力

  也是他们让世人

  对“鱼皮文化”叹为观止


 

  鱼骨作画栩如生

  孙玉林早年从事捕鱼,直到2000年拜赫哲族著名艺人孙有才为师,才正式开始走上鱼骨画和鱼皮衣绘制的道路。

  孙玉林的鱼骨画大多描述赫哲人生活和捕鱼的场景,画中的主角除了人便是鱼,为了将主角刻画地栩栩如生,一根正常的鱼刺要切成十分之一细,之后再将几十根这样比头发丝还细还软的鱼刺粘合在一起来拼绘出人物和鱼的画面。制作工艺对手艺人技艺要求之高直接反映在绘制作品的精湛上。

  在从事鱼骨画创作的7年中,孙玉林已制作了近500副大小各异风格不同的鱼骨画。

  制作一副12寸左右的鱼骨画,需要两条至少10斤重的大鲤子或大马哈的鱼骨,经过拆骨、洗净、晒干这些流程后方能使用。

  鱼皮成衣美绝伦

  尤文凤出生于鱼皮制衣世家,她不但掌握了母亲教授的技艺而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如今完成一件成人穿的鱼皮衣,至少需要50条10斤左右的大鱼的鱼皮。鱼皮的上上选是大马哈鱼,结实且纹理美观,但如今大马哈鱼属珍惜鱼类受到保护,一般选用大草鱼、大鲤子、胖头鱼和鳇鱼,从剥鱼皮到缝制成衣绣上花纹至少需要3个月左右。鱼皮以上最常使用的花纹是赫哲图腾云纹图案。

  56个民族,56枝花

  鱼生鱼长的赫哲族人民

  与他们代代传承的“鱼皮文化”

  让我们看到了赫哲族

  这朵美丽而灿烂的民族之花

  而这专属于龙江的独特技艺

  也会随着他们巧夺天工般的技能

  继续延续,不断传承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杨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