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市民都遭遇被动吸二手烟的困扰,在饭店,可以看见吞云吐雾的烟民;在医院,人们也能看到烟雾缭绕的场面,有的吸烟者甚至在公共场所内的“禁止吸烟”标志下公然吸烟。近日,一位患有肺病的老人在住院期间,饱受二手烟的毒害,向记者吐苦水。
不久前,患有肺病的杜先生住进了我市某医院。距离病房不远处,就是医院的电梯等候区。
不输液时,杜先生就出来透透气。结果却被一股浓重的烟味呛得睁不开眼。他发现,他所在楼层的电梯等候区,有很多吸烟的陪床家属。“我从不吸烟,因为我对烟味过敏,闻到烟味儿就咳嗽、胸闷、头疼。”杜先生说,电梯等候区的墙上张贴着明显的禁烟标志,可一些人即使看到了,也对此不屑一顾。
记者来到杜先生所说的医院,在电梯门口的垃圾筒上,有一个装着水的玻璃罐子,里面全是烟头。
在电梯等候区与病房走廊的连接处,一个明显的禁烟标志张贴在墙上。一位30多岁的男士从病房走廊走到电梯等候区,很自然地点燃了一支烟。对于墙上的禁烟标志,这位男士表示,他早就注意到了。“我一个人在医院伺候生病的老母亲,连续几天几夜没怎么睡觉,再不抽支烟,真挺不住了。”
一位值班护士告诉记者,医院在病房、走廊及电梯等候区等公共场所均张贴了禁烟标志,但根本没有人遵守。“在电梯等候区吸烟还算是好的,有的人还在病房里吸,怎么劝都不听。我们没有执法权,也很无奈。”
据了解,《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从2011年5月1日,新增加了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中国城市成人烟草流行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二手烟暴露情况仍不容乐观。在室内公共场所、学校、家中遭受二手烟危害的比例分别为50.9%、43.9%、41.6%。
2015年,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开始正式施行,实现了立法控烟的“破冰之旅”。其中明确规定,个人违规吸烟最高罚款200元。
在我市,虽然公共场所均张贴了禁烟标志,但收效甚微。“禁烟标志只能对素质高的顾客有约束,看到店里的禁烟标志,自觉到店门口吸烟,或是忍着,绝大多数烟民仍我行我素,在大厅里吸烟。我们也没办法,毕竟做的是生意,不能得罪顾客,再说也拿不出什么能约束人家的东西。”建华区一饭店经营者对记者道出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