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在转型发展中再树旗帜 大庆向培育壮大接续产业主攻发力
2016-05-24 10:52:38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李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5月24日讯 大庆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发源地,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第一代创业者树立的“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精神旗帜,深刻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是当今大庆的最大课题,是转型发展的根本任务。新一届大庆市委班子保持清醒头脑和战略定力,准确研判未来走势,深刻认识大庆接续产业发展的差距,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壮大接续产业、加快转型发展上来,以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功成不必在我”的精气神,锲而不舍、奋起直追。

  当前,大庆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培育壮大接续产业上选准主攻方向和工作着力点,有的放矢地扬长避短、补短板,打好发展组合拳,奋力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

  力创全省最优发展环境

  4月29日,大庆市委召开常委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工作。整整4个小时,从市委常委到市直单位、县区“一把手”,层层落实。按照“发展环境标准要立起来,问题找得准不准、原因挖得深不深、措施定得实不实”的要求,公安、税务、发改、国土、规划、城管、环保、电业、市场监管等20个“实权”单位负责人作表态发言。“坚持有报必查、查实必究”、“慎用强制措施、慎扣涉案财物”、“后移监管重心、保障绿色发展”、“实行首查不罚制”、“少罚款、多服务”、“坚决不收过头税”、“特事特办、先办后报”,“一把手”们开门见山,从一刀见血地查摆各自单位存在的“顽疾”入手,拿出优化发展环境的具体措施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市委常委也纷纷发言,直击一些单位和部门服务经济发展存在的症结,表态为优化发展环境提供保障、争当表率。

  大庆市委书记赵铭强调,政府各个单位和部门服务企业要兼顾态度、速度、质量和效果,不能轻易说“不行”,大力倡导“马上办”,决不允许打企业主意、占企业便宜。要认清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重大意义,坚定任务目标,明确现实差距,聚焦重点发力,营造重商氛围,推进法治建设,提升干部素质,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查处力度,加强组织领导。让大庆优化发展环境工作走在全省的前面。

  大庆新一届市委班子组建以来,把优化发展环境上升到战略全局的高度和重中之重的位置。赵铭强调,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带有根本性和战略性的重大任务,是推动大庆全局工作的根本保障,必须下定决心整治影响和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下大力气破除观念和制度等深层次矛盾,全力打造大庆最具吸引力、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名片。

  去年,大庆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优化全市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进一步释放发展活力,从减轻企业负担、严厉打击破坏发展环境行为、提升政务服务、加强诚信建设、改善营商条件等方面,着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努力打造全省发展环境最优的干事创业热土,再造大庆发展新优势。据统计,2015年大庆下放、调整、取消市级行政审批事项110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减少合并办理环节113个。

  环境就是生产力。大庆市投资促进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截至4月30日,全市各县区、园区共签约项目120个,计划总投资额780多亿元。其中,合同项目61个,金额116.22亿元;协议项目16个,金额353.47亿元;意向项目43个,金额310.34亿元。

  优良的发展环境极大激发了全民创业热情。据大庆市商务局统计,今年一季度全市个体工商户累计达到207094户,同比增长14.35%;新增6065户,平均每天诞生67个小老板。


 

  项目建设加速起跑

  在4月举行的第14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全球首款标配、高度自动驾驶科技的量产轿车沃尔沃全新S90亮相。沃尔沃汽车集团宣布:S90轿车将在大庆生产。这是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继L541项目样车下线后,即将在总投资69亿元的SPA平台上生产的第二款全新高档轿车。

  没有产业项目,就没有接续产业,就没有大庆的未来。正如沃尔沃的寓意“滚滚向前”,今年,大庆项目建设车轮滚滚、加速起跑。

  2月19日,正月十二。一反新一届市委班子组建后开短会、讲短话的常态,大庆市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开了六个半小时。“考核领导班子很大程度上要在项目建设上见分晓”、“一个声音定事、一个劲头成事”、“项目建设没有旁观者”、“哪里卡壳就在哪里发力”,大庆市委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今年的“一号工程”,会上当场立规矩、钉钉子,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确保项目建设有明显起色,为长远发展攒足后劲。会后仅六天,大庆市政府与哈工大组建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全国“两会”刚结束,大庆市委书记赵铭、市长韩立华赶到中国农牧领域上市公司中市值最高的高科技企业大北农集团深入洽谈,100万头生猪养殖一体化、生猪屠宰及深加工项目落户肇州。3月30日,赵铭、韩立华又带队赶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龙头企业、世界新能源500强企业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引进钛酸锂电池及储能、纯电动客车和农用车、充电装备等项目,达成合作建设新能源产业园事宜。

  今年,大庆市共落实投资5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44个,总投资143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09亿元,两项指标增幅近50%。截至4月末,76个产业项目开复工,当期累计完成投资67亿元。大庆忠旺铝业有限公司总投资460亿元的年产200万吨特大高精铝及铝合金板带箔项目实质性启动,投资8亿元的20万吨丙烷脱氢制丙烯、投资10亿元的华为云计算数据中心、投资100亿元的北京神雾1000万吨/年褐煤快速热解分质梯级利用、投资71.2亿元的阿穆尔——黑河边境油品输运与炼化综合体、投资71亿元的北京三聚环保公司重组大庆联谊、投资11亿元的兴和蛋品全产业链综合加工等项目,正在加速打造大庆项目“动车组”、发展新引擎。

  抓项目要有作为,更要善作为。“台账管理”、“产业基金”、“实际额度考核”等热词,写进大庆项目建设“字典”。专项推进组提前介入,为每个项目建立困难和问题台账,相关部门限时办结、销号;遇到重大问题,市领导集中会办。市政府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每年40亿元滚动投入,5年内达到200亿元规模,专项支持重点产业发展,解决项目建设融资难题。“以项目数量论英雄”成为历史,将单体项目投资和实际到位资金纳入县区、市直部门领导班子的政绩考核,招商效果实打实。

  大庆市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GDP实现553.4亿元,同比增长1.2%,比去年全年提高3.5个百分点,终结一年多的负增长。地方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8.6亿元,同比增长2%,比去年全年提高13.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9.9亿元,同比增长6.7%,同比提高16.8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提高46.4个百分点。

  驱散持续一年多的“雾霾”,大庆经济初现“晴空”。


 

  市校合作释放转型发展新活力

  大庆市政府与哈工大共建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打造面向战略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人才与技术引进平台,形成一流品牌产品和核心竞争优势;哈医大(大庆)健康照护人才培训基地启动建设,以打造我省首家健康服务上市公司为目标,建设全国健康服务业“金字招牌”;八一农大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科技部验收,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成功面世、转化;大庆市与中科院长春分院全面合作,共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一大批印有市校深度合作“标记”的项目纷纷启动建设,大庆经济发展量质齐进,格局为之一新。

  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发挥现有优势,克服劣势和不足,深入挖掘释放潜力,寻找新的支撑力量。大庆驻有6所高校和众多科研院所,在全省仅次于哈尔滨,一些学科建设和课题研究水平在国际和国内都处于领先地位。2015年5月,大庆市委作出推进地方与高校深度融合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市校资源共享,构建相互支持、互为依托,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打造支撑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庆市委书记赵铭强调,抓市校合作,就像抓优化发展环境、抓全民创业、抓转型发展一样,要将其作为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坚定不移抓好抓实。市长韩立华提出,要把市校合作作为提升大庆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也要作为市校共赢发展的重要机遇抓实抓好。

  坚持高点定位,以战略思维谋划合作。提升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预计2017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0家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786亿元左右。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出台相关文件,共敲定150个市校合作项目。

  拓宽合作领域,繁荣发展社会事业。选派高校教师到中小学任教,组织高校教师到乡村学校帮扶支教、优秀学生到乡村学校顶岗实习,高校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发挥高校优势,大力培养基层医疗机构适用型人才。促成哈医大大庆校区与北京无忧草公司共建大庆健康照护人才培训基地,带动大庆健康服务业发展。整合市校文艺演出资源,打造市校文化发展联盟。与高校共建10个旅游实习培训基地,共同培养1000名旅游高级人才。

  深化科技合作,着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共建大学科技园,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对接转化科技成果50项,培养一定规模科技型企业27家,孵化企业100家。重点建设39个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2015年全市各类研发检测机构和平台达到85家,转化科技成果110项;力争到2017年达到150家,加盟高校和科研院所达到30家。搭建产学研对接交流平台,构建一对一、多对一的校企对接模式。

  加强人才合作,为转型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支持高校引进高端人才,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聘请高校专家担任地方党委政府和决策咨询机构顾问。

  完善组织体系,强化市校合作保障。成立市校合作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


 

  争做区域一体化发展“领头羊”

  4月20日,大庆市政府和哈尔滨市政府签署框架协议,联手推动产业合作发展、对外开放合作发展和公共服务共享,重点围绕农业、畜牧业、石化产业、旅游业等13个领域加强合作。

  这是大庆市抢抓国务院批复《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契机,实施区域一体化发展迈出的关键一步。正如在哈尔滨考察期间赵铭所言:“大庆将搭建合作平台、建立合作机制,着眼共建共享实现强强联合,注重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立足基础特色实现错位发展,统筹要素资源充分释放潜能,加强协调联动有力抢抓机遇,全面提升两地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年初出台的大庆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以资源、资本、市场为纽带,加强与周边地区和区域中心城市的交流合作,推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积极融入哈长城市群建设和发展,共建“大齐绥”产业合作发展与转型升级示范区,合力创建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与大庆市人民政府加快合作发展的框架协议》,对助推两市走出全面振兴新路子意义重大。协议内容包括,一是推动产业合作发展。加强农业、畜牧业合作;加强石化产业合作,协同推动炼油扩能项目,延长石化产业链条,大庆专业化工园区为哈尔滨外迁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和招商引资来的化工项目开辟园中园,推进飞地经济发展;强化石油石化装备、汽车、新能源装备制造、农机装备制造等领域广泛合作,共同打造区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加强天然气产业、旅游业、商贸物流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合作。二是推动对外开放合作发展。加强综合保税区、对俄经贸领域合作发展。三是推动公共服务共享。加强教育科技领域合作,设立技术服务与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医疗领域合作,精准对接、深度合作、协同发展,建立两市互帮互助医疗合作体系。同时建立合作推进机制,探索人才流动机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框架协议一出,两市部门间合作快马加鞭。在医疗卫生领域,两市实行联盟、医院、部门、学会四个对接,搭建医保政策、远程会诊、应急救援、网络信息、专家资源五个共享平台,建立医师多点执业、专家出诊带教、科研技术协作、疑难重病会诊、重点专科共建、采血供血共享等十个机制。旅游业合作方面,两市就联动发展、联合促销、增进交流等4个方面、15条具体举措达成共识,大庆、哈尔滨的旅游合作就此迈向更深层次,树立了全新的里程碑。两市市委宣传部、新闻媒体在新闻宣传、城市品牌推广等方面积极合作,增进了解,沟通信息,建立定期会商等长效机制,并就部分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此外,立足地处哈长城市群西部区域中心的区位优势,大庆市还将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延伸到齐齐哈尔、绥化、松原等周边地区。目前,大庆正在和绥化市深入对接,和齐齐哈尔、松原共同寻求一体发展契合点,探索合作发展模式。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