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8日讯 顶着两个多小时的烈日,对着考点大门望眼欲穿,偷偷地抹眼泪儿……
这样的情形,以前总出现在摄影记者的镜头里。


但是今年,这样的画面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家长们轻松、淡然的表情。
送考的多,陪考的少
在各大考点,记者总能听到这样的对话:走吧,你还在这等啊?回家准备饭去吧!
在实验中学门口,记者看到家长王女士在孩子走进考场后,转身就回到了自家车里。
“我觉得送考就行了,在外面陪着也是那么回事儿,也解决不了啥问题。”王女士说。
家长曹井伍是铁人中学送考大军中的一员。曹井伍告诉记者,孙女干啥事都不怯场,把孙女安全送到考场,他就准备回家休息。
自拍的多,叮嘱的少
往年高考,在正式进入考场前,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家长的叮嘱:别紧张,注意审题,别把准考证落考场里……


可今年,记者在各大考点前看到的都是一些家长拿着手机跟孩子玩自拍。
一笑一照中,家长和考生都轻松了不少。
早上7点30分左右,东风中学考场门前,李庆华一手搂着即将要进考场的儿子,一手拿着手机自拍,母子俩的笑容非常灿烂。
记者看到,进场前,她还给了儿子一个拥抱,以示鼓励。
在大庆一中考点,外国语学校的一位考生在临进考场前,“被迫”与妈妈来了一张自拍。
“主要是给孩子留个纪念,也是为了让她放轻松。”这位妈妈说。
轻松的多,紧张的少
今年考生家长的整体心态都比较轻松。
在实验中学考点,一位家长对身边一样来送考的朋友说:“这段时间,弦绷得太紧了,太关心不行,不关心更不行。现在孩子进考场了,感觉终于可以松口气了,我也可以趁机放松放松。”

手机成陪考家长消磨时间的最好工具。
“怎么样,一起去钓会儿鱼,在这陪着也帮不上忙,等到孩子出考场再回来,不耽误事儿。”说着,两人高高兴兴地携伴离开了考场。
“小米粒,别乱动,一会姐姐就出来了!”刘艳梅一边向考场张望,一边对着怀里抱着的小狗说。刘艳梅告诉记者,女儿特别喜欢小米粒,它来送考女儿很高兴。孩子情绪好,家长也就放松了。
考生家长贾女士说,一早赶考,稍微有些紧张,但是暂时的,看着儿子很放松,心情也就没那么紧张了。
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让孩子心态放松,家长得先自己放松下来才行。
花絮:
七旬老人陪考只为图心安
一头银发的金茵芹在陪考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
老人站在东风中学考点的校门外,一直在翘首往学校内眺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老人今年73岁了,原来一直在安达的儿子家看孙子,听说外孙女要参加高考,前几天特意赶回大庆。
老人说,外孙女不让她来陪考,怕她年纪大,再晒着、热着。可她说,只有在考场外陪着才心安。
她还说,女儿和女婿也都一起来了,过一会儿,她先回家给外孙女做饭,做几个外孙女爱吃的菜,也是尽自己的能力,为外孙女做点事儿,希望外孙女能考出好成绩。
两岁弟弟送姐姐进考场
在实验中学考点,杨欣宇的四口之家格外引人注目。刚刚两周岁的弟弟坐在爸爸肩头,冲着即将走进考场的姐姐喊着“加油”。孩子含混不清的发音,引来周围家长和考生的阵阵笑声。

对杨欣宇来说,在高考的最后准备阶段,弟弟成了她调整心情的“神器”。“因为多了这个孩子,我们自然不会将全部注意力放到女儿身上,没有了过分的关注,孩子的心情也比较放松,最后几次摸底考试,状态都不错。”杨欣宇的妈妈说,“因为我们总说,他也懵懵懂懂地知道姐姐考试。今天他起得特别早,一定要跟着来‘考试’,我们看这天气也不错,就带着他一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