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6月13日讯 这是一座年轻迷人的小城,共和国多位领导人曾在这里驻足展望黑土地的发展未来——这,就是黑龙江省友谊县,镶嵌在祖国东北角,处于三江平原腹地的一颗璀璨明珠。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开发建设,友谊人用超群的智慧,辉煌的成就谱写了一曲开拓奋进的宏伟诗篇。这里,“经济强县”建设潮平岸阔、风劲帆满;这里,“文化名县”建设如火如荼、朝气蓬勃。挹娄文化发祥地,中俄友谊见证地,北大荒精神发源地,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地,民族风情展示地,独具特色的“五地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让这座东北小城声名远播,响誉全国。走进友谊,你会品读出他的丰饶与秀美,感受到发展的脉搏正在这块土地上强劲跳动,蓬勃的激情正在燃烧……。
大机群农机作业。
友谊博物馆。
友谊县生物质发电厂。
这里是挹娄文化发祥地。这片富饶神奇的土地上现已发现各类文化遗址154处,其中汉魏时期遗址130处,其中:凤林城址、兴隆山遗址群、长胜遗址群计59处单体遗址于200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尤其是凤林古城更是闻名遐迩,已经挖掘出土的1700余件文物告诉人们,1800年前汉魏时期满族人的祖先挹娄族已在这里繁衍生息,这证明了在友谊这块沃土上蕴含着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
这里是中俄友谊的见证地。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打破了荒原的静谧,在原苏联政府提出帮助我国建设一个拥有2万公顷土地的大型谷物机械化农场的时候,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便把目光锁定在了这片千里荒原上。1954年11月5日,原苏联49名专家带着建场所需的全套农业机械设备,满怀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踏进了这块神奇的土地。
这里是北大荒精神的发源地。闻名于世的全国第一大农场“友谊”,是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支以复转官兵为主体、知识青年为骨干的拓荒队伍在友谊县境内建起了全国耕地面积最大的国营农场群和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场不论在建场规划、经营管理、农业技术等诸多方面,都对全国国营农场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达到了周恩来总理要求的“出经验、出粮食、出人才”的目的,铸造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这里是现代化大农业的示范地。友谊县处于三江平原腹地,位于北纬46°28'14"—46°59'38",东经131°27'50"—132°15'。属中温带大陆气候,年平均气温2.5摄氏度,光照平均时数2730小时,无霜期120~130天。友谊幅员1888平方公里、人口13万、辖11个乡镇,67个行政村。友谊拥有180万亩耕地,土壤平坦、肥沃,年产粮食105万吨,是生产玉米、水稻、大豆、甜菜等农作物的主产区,是我国百亿斤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建场至今,累计向国家上交商品粮数百亿公斤,农业已经实现了水利化、机械化。在广褒无垠的田野里,气势磅礴的大机群作业,尽显现代化、高科技农业的威力,并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友谊田间作业机械化程度达98%。其先进程度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我国最大的农业机械化作业点就在友谊县。
这里是民族风情的展示地。友谊县除汉族外,有朝鲜族、蒙古族、回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尤其是成富乡朝鲜族聚居村落更是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在这里你会领略到风格独特的房舍,感受到鲜族人民那种倔强、直爽、好客的性格,品尝到种类繁多的美味佳肴,观赏到身着艳丽民族服饰的人民那婀娜多姿的舞蹈。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使无数的游客在这里留连忘返。
借助“五地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也让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散发了活力。几年来,友谊县以建设“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不断提升县域文化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在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上累计投入资金达6.3亿元。通过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作,先后建设了友谊博物馆(AAA旅游景区)、挹娄文化风情园(AAA旅游景区)、美阑庄生态农业观光园(AA旅游景区)、农机博览园(AAAA旅游景区)、满族风情园(AA旅游景区)、生态文体中心、中国知青第一村等文化旅游项目。一系列大手笔运作让友谊人气升腾,扩大了友谊对外界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文化产业项目的大力实施,进一步提升了友谊的文化品味,着力展现了县域文化的深厚积淀,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友谊参观旅游,如今,文化旅游已成为拉动友谊地方经济发展的接续产业。
友谊县先后荣获了全国平安县、中国历史文化旅游名县、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中国绿色名县、全省最具活力县、无毒县、经济发展法治环境先进县、和谐可持续发展典型县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取得,凝结了友谊县委、县政府及友谊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辛勤汗水。
目前友谊已形成了以北大荒南华糖业、九鼎酵母为龙头的糖业产业链;以北大荒米业为龙头的米业、东北大自然粮油集团、新虹丰粮食加工为龙头的米业、稻壳发电产业链;以生物质发电、合兴粮油、中北糠醛为龙头的玉米、秸秆发电产业链;以祥源油脂、盛源油脂为龙头的大豆产业链。通过大项目带动战略和配套联动式发展、链条延伸式增值的产业配置与布局,友谊县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一批财源型、立县型项目,为友谊经济积蓄了强劲的发展后劲。超前性、科学性、合理性的城镇总体发展规划,使友谊小城更加具有了凝聚力、扩散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如今友谊县正在全面做强现代化大农业引领示范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区,升级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和特色文化旅游区,培育粮食储运集散区,创建美丽园林生态城。
友谊这座魅力独特的北国小城,他真诚的期待着国内外客商到这里投资开发、旅游观光,他正敞开温暖的胸怀,迎接着远方来的朋友。友谊县新的一届领导班子正以其科学的发展理念,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强劲的发展脚步,朝着新的目标大踏步向前迈进。
推介项目
种植菌草加工饲料项目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拟占地1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菌草种植基地、10万吨饲料加工生产线及附属设施。项目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利润1000万元,税金400万元,安排就业120人。中国知青村旅游养老项目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8000万元,占地1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知青大食堂、知青会馆、知青文化展馆、休闲旅游基地、健身活动馆等相关附属设施。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后年营业收入5000万元,利润2000万元,税金300万元,安排就业人员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