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饶河因一曲《乌苏里船歌》蜚声大江南北 提振开发开放特色优势
2016-06-13 11:02:4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6月13日讯 饶河,又因一曲《乌苏里船歌》蜚声大江南北。如今,饶河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中国十佳宜居县、国家一类客货运输口岸县、国家兴边富民工作重点县、国家级东北黑蜂自然保护区、国家珍贵毛皮动物良种繁育基地、欧盟有机食品组织认定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万亩高效有机水稻基地全景图(后期)。

口岸航拍。

  按照全省深入实施“五大规划”、发展“十大重点产业”和双鸭山实施“四大产业区”的战略部署,饶河县集中力量大上产业项目,走出一条绿色振兴之路、开放振兴之路、特色振兴之路。

  走绿色振兴之路

  坚持“减玉米、增水稻、稳大豆、扩其它”,扩大绿色有机作物面积,延长产业链条。将整体产业结构由种植业为主向养殖业、加工业调整均衡发展。重点推进中国转业军人福利基金会10万只绒山羊养殖;中顺稻米加工的下游产品,碎米酿酒、饲料加工、畜牧养殖项目;大顶子山米业的下游产品,米糠油生产、饲料加工项目。全力引进大集团,使产业快速提档升级。已与黑龙江乌苏里江能源开发集团公司合作开发秸秆、稻壳,气化、发电、炭基肥联产项目,正在推进北京汇源集团粮食加工及养老地产、北京闻天下农产品基地、厦门粮贸集团储运加工等项目。在产业项目建设中,不仅重视种养加的融合发展,同时更加注重多元素、多功能建设,使之产生综合效益。在万亩水稻基地项目建设中,融入了园艺采摘、科技展示、观光休闲功能;在口岸系列基础设施建设中,融入休闲购物、俄罗斯风情等元素;在渔业繁育放养项目建设中,融入水上游艺、农业休闲体验功能等,使之在产业融合过程中产生最大的综合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将粮食等地产品精深加工率由现在的不到5%提高到50%以上,实现对“原字号”的深度开发。


 

大顶子山远眺。

中俄文化交流中心。

  走开放振兴之路

  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加快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铁路、机场、江桥、高等级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立体交通网,为外经贸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建设蔬菜出口基地。依托中俄互市贸易区和两个产业园区,全力引进、扶持和培育外经贸实体企业,北京二商集团互市贸易区经营及外经贸产业项目、大庆萨莎集团对俄蔬菜出口项目的蔬菜出口基地今年年内将达到1500亩,加快圣邦国际物流园区项目建设。建立绿色通道,年内实现果蔬等产品批量打入俄罗斯市场。做强互市贸易区。饶河县互市贸易区可销售俄罗斯商品2000多种,在互贸区内进行俄罗斯商品加工、分装业务。预计年可加工提拉米苏、面包等商品50吨,分装冰激凌、面粉等商品5000吨,提高产品附加值5000万元。建立“境内境外农业自贸区”。投资3000万元建设自贸区,进行农业种植、农产品销售、大型农机具通关、粮食返销售、发展养殖业等。目前,我们即将在俄哈巴和滨海边疆区取得50万亩的土地种植权,下步准备在俄建立年存栏50万头的养猪场,未来三年将达到年存栏300万头。我们将多措并举,注重实效,全面提升对俄经贸水平、开发层次、开放水准,提高外经贸产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和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

  走特色振兴之路

  发展黑蜂特色产业。利用东北黑蜂的唯一性和产品得天独厚的品质优势,正在与上海光明集团合作进行的黑蜂产品深度开发,力争尽快使饶河东北黑蜂进入国内一流品牌行列,带动产品品牌和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建设专业口岸。抓住俄哈巴、滨海边疆区等地果蔬、猪肉市场缺口,做好肉类、蔬菜、大米、中草药等对俄出口基地建设,其中未来3年内蔬菜出口基地达到5000亩,蔬菜年出口规模达到2万吨,做大地产品出口,把这一真正直接富民强县的产业发展好。建设中药材基地,将饶河口岸打造成进口俄罗斯中药材的专业口岸。俄罗斯天然中药材资源丰富,有刺五加、五味子、人参、白藓皮、穿地龙等中草药300余种,黑龙江省经济技术联合发展总公司已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在饶河建立中药材基地,加工销售俄罗斯中草药,预计年可加工销售中草药500吨。打造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强县。按照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的思路,把文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灵魂要素,打造出一条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互助发展的历史文化特色振兴之路。深度开发两个市场、两个资源,建设“乌苏里船歌百里黄金旅游带”,着力打造全域5A级国际生态文化旅游景区。依托乌苏里江饶河县境内128公里资源核心,以纯净界江、赫乡世界非遗“伊玛堪”两大世界级旅游资源为引领,以乌苏里江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东北黑蜂自然保护核心区、大佳河国家自然保护区(拟申报)、东北虎国家公园(拟申报)、国家对俄一类客货口岸、珍宝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六大国字号旅游资源为支撑,以赫哲圣山大顶子山、玄武岩石林地貌喀尔喀山省级地质公园、中国最美湿地——千鸟湖湿地、现代万亩绿色有机农业观光园等资源为补充,构筑饶河旅游“一城、一江、五区”整体发展格局。“一城”:饶河县城,打造集历史文化游览、休闲度假、旅游接待服务、口岸贸易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东极地区旅游服务集散中心、城市文化交流展示中心和旅游休闲度假中心。“一江”:乌苏里江,深入挖掘乌苏里江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实施界江岛屿开发,打造界江游线节点,丰富界江游览内容,设计特色游船产品,构筑界江景观自驾陆路廊道和乌苏里江水上观光廊道。“五区”:构筑文化、湿地、森林、口岸、农业五大旅游功能区。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王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