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庆
搜 索
肇源 三江交汇地 健康生态城
2016-06-14 11:05:02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小兵 李飞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6月14日讯 肇源地处嫩江、松花江和第二松花江“三江”交汇处左岸,与吉林省松原市和大安市隔江相望,素有“滨江港城、塞北江南、文化之邦”的美誉。从地理坐标上看,肇源位于哈尔滨、长春、大庆区位“金三角”的中心位置,幅员面积4120平方公里,有22个民族、47万人口。

  物华天宝历史悠久发展优势得天独厚

  肇源自然资源富集。地处北纬45°世界最佳农牧产业带,位于全省第一积温带,年有效积温3030℃左右,有耕地292万亩、草原87万亩、水面103万亩。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基地230万亩,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发展到385个,绿色无公害食品标识使用权产品382个。地下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是大庆外围重要产油区之一。

肇源莲花湖。

  肇源历史文化悠久。有着6500多年的文明历史,原名郭尔罗斯后旗,1956年撤旗建县。历史上肇源曾为辽金腹地、元清王公世袭之所,境内已发掘白金宝、小拉哈等古文化遗址134处,出土的猛犸象、披毛犀和王氏水牛等古生物化石在远古生物研究领域具有较高价值。有历史记载之后,肇源同样是演绎传奇和经典的钟灵宝地。北宋时期的辽国萧太后——萧绰,出生在肇源他什海古城;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出河店之战发生在肇源境内,肇源由此成为完颜阿骨达奠定帝王基业的“肇基王绩”之地;抗战大剧《十三省》的故事发生地也在肇源,红色文化更加凸显独特的人文底蕴;2015年反映知青生活的电视剧《青谷子》在肇源完成拍摄,今年下半年将在全国各大卫视热播。


  肇源交通区位优越。公路方面,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纵贯全境,是黑龙江省西南部南下入关的重要通道;铁路方面,新肇站升级为二级站,建有全国铁路系统内标准最高、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沈铁内陆港,年交易中转能力300万吨,是黑龙江西部重要的物流集散地;水路方面,肇源新港是全省第四大港口,上行经齐齐哈尔可至内蒙古等地,下行经哈尔滨、佳木斯、同江可直达俄罗斯,进入日本海,实现江海联运,是木材、煤炭、砂石、建材等大宗物资运输的“黄金水道”。

  肇源现代农业发展成果显著。近年来牢牢把握现代农业改革发展建设机遇,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建设,大力发展水田生产,全县水田面积发展到95万亩。去年,农业增加值实现40.2亿元,第10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肇源大米地理标志品牌成功上榜央视财经频道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初级农产类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评价榜单,以品牌价值83.53亿元排名地理标志农产品榜单第20名。

和谐秀美的人居环境。

  肇源综合实力较强。2013年,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全省16位。2014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授予“中国皮革产业基地”称号;同时被确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大广工业集中区被省商务厅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6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10.7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现21183元和11778元。


  大手笔建平台“一区三园”打造升级发展新引擎

  拨弦唤得箫声起,筑巢引来凤凰栖。近年来,肇源县大手笔重点建设工业园区,全力打造大广工业集中区及所属绿特色食品产业园、清洁皮革工业园和新站粮食物流加工园“一区三园”。如今,园区已成为肇源工业强县的急先锋、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和产业集群的主阵地,成为县域经济升级发展新引擎。

金祖酒业。

  清洁皮革工业园坚持“绿色产业、循环经济、百亿产值、上市公司”的发展目标,不断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延伸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以制革制裘为主导,以皮革制品、毛皮加工、皮革化工、贸易流通、循环利用等配套的产业格局。新站粮食物流加工园着力发展玉米生化产业,从建设玉米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出发,重点引进糖类、酸类、醇类下游项目,立足玉米芯、玉米秸秆原料化,引进木糖醇、生物质精深加工项目,打造玉米专业化产业园区。绿特色食品产业园围绕发展大健康食品产业,打造地方品牌,通过组织集中参展、帮助注册地理标识、借助农产品溯源体系,打造肇源“安全食品”、“健康食品”和基地名片。

  目前,“一区三园”已入驻各类企业78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4户。绿特色食品产业园中的鑫庆吉肉业、金祖酒业、鹅香久食品和中小企业孵化园等运行稳定,生产规模逐渐壮大,龙江西部食品加工出口产业基地、新兴产业孵化应用基地的园区框架基本搭成。新站粮食物流加工园大力发展玉米生化产业,延伸粗壮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建成了区域玉米深加工产业基地。同时,依托东方集团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粮食物流产业,辐射黑、吉、辽、内蒙东部“三省一区”,建成东北最大的粮食集散地。皮革工业园全力推进皮革制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档次,培育名优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建成集产学研、贸工农于一体的现代化皮革产业基地。

清洁皮革工业园区毛皮加工车间。

  园区发展靠项目,项目引进靠招商。围绕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肇源县瞄准有实力、有影响的省内国内大企业,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今年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开展外埠招商活动49批次。一至四月份,全县开复工项目达到3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亿元。重点在谈项目18个,储备各类项目线索63个。其中,新开工的惠丰牧业奶业产业园等13个项目、计划年内开工的韩美集团韩国食品产业园等3个项目、在谈的中粮集团年产30万吨酒精等13个项目,科技含量、投资额度、产业带动能力大幅提升,将成为肇源工业经济的砥柱中流。


  今年截至4月末,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71.5亿元,增加值实现15.6亿元。“一区三园”实现产值35.8亿元,占全县工业产值的50.1%。其中,绿特色食品产业园实现产值10.7亿元,清洁皮革工业园实现产值17.4亿元,新站粮食物流加工园实现产值7.7亿元。

  产业上承下接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风生水起

鲶鱼沟大米名扬海内外。

  扶强扶壮,产业富民。肇源县立足现有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方向,举全县之力重点培育皮革、健康两个主导产业,积极扶持物流和能源产业,推动全县工业经济不断加快发展。

  肇源县委、县政府精准研判县情、省情和国内皮革产业发展形势,大手笔规划建设大庆肇源清洁皮革工业园区。黑龙江省是全国畜牧主产区,皮革、毛皮资源优势得天独厚。但皮革加工业却是空白,大量原皮销往南方,皮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肇源县抢抓新一轮皮革产业转移发展机遇,顺势而为、错位发展,把皮革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强力推进,倾全县之力打造皮革工业园区。


  园区的建立,有效规避了区域经济产业同构和由此产生的恶性竞争,走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发展之路。目前,该县皮革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规模养殖、饲料加工、皮毛交易、制革制裘、循环利用等全产业链格局。在现有51家企业的基础上,每年新引进企业10户以上、新增产值10亿元、新增税收1000万元。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实现“百亿产值、百家企业、亿元税收”目标。

物流大通道肇源新港。

  发展健康产业,是肇源县振兴县域经济的又一个大手笔。肇源县三江交汇,生态环境、自然气候和农业资源等优势构建起绿色食品的核心竞争力,释放现代农业的巨大潜力。为此,肇源主动回应全社会对健康、安全、放心食品的需求,实施健康产业发展战略,着力培育健康食品品牌,把更多优质优价农产品销往全国,提升产业整体效益。

  凭借良好的农牧业资源优势,重点培育玉米生化、精制大米、肉酒乳药等农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并通过农产品溯源体系、注册地理标识、网上直销等方式,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同时,依托“肇源大米”品牌价值位列全国第20位这一“金”字招牌,着力打造肇源健康食品品牌。

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借助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培育粮食、建材、果蔬、花卉等专业市场,打造农产品、商贸、工业物流体系,把肇源县建设成黑龙江西部、大庆南部的物流中心。抓住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政策机遇,依托网货下乡和地工产品、农产品进城双向物流,规划建设集下行分拣、上行仓储、信息呼叫、面单打印和配套服务于一体,辐射周边“六县一市”的综合性互联网仓配物流中心,并借助沈铁内陆港和肇源新港加快联结绥满铁路和俄罗斯,直接参与丝路带经济大循环。


  能源产业发挥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以及背靠大庆油田的优势,着力发展油气化工吃配产业,争做大庆油化产业的“卫星城”。同时,抓住国家产业政策机遇,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生物质能源等新能源产业,推进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并行双赢。

  借助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机遇,肇源县主动适应“互联网+”节奏,通过对接电商企业、建设产业园区、引导上行销售等系列举措,县域电商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良好开局。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为电商企业和社会创客搭建起集群发展的平台,吸引28户各类电商企业入驻发展。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农村淘宝项目,全县135个行政村全部开通农村淘宝服务站,并启动“聚土地”和C2F订单农业项目,有望实现“预售”土地1万亩目标,实现销售额3400万元,“肇源大米”等特色农产品知名度直线蹿升。

  环境宽松温馨投资热土凝聚人气倍增魅力

生态优势得天独厚。

  开放包容,海纳百川。肇源县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抓服务和“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破坏环境是罪人”的理念,以开放的胸怀吸引八方商贾和四海宾朋。

  贯彻落实“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好环境”重要要求,全面加强法治肇源建设,努力优化发展环境,强化各项要素保障,努力营造亲商、留商、安商、稳商、富商的发展环境和浓厚氛围。

  建立新企业创办全程代理中心,全面推行服务承诺、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帮办代办等制度;启动行政服务中心和网上审批平台建设,完善运行方式,加速实现“一个窗口”统一受理、“一站式”审批,对招商项目实行“一条龙”服务,简化环节,压缩时限,推动工作提速提效。对涉及企业的服务项目作出程序性和时限性规定,大幅缩短工作流程,切实解决审批难、审批慢等问题。


  改变以往重引进、轻服务的做法,找准资金、手续等项目落地、生成的关键要素,打造服务更加专业、更加精准、更加有效的优良环境。对已确定的重点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推进,实施现场办公、部门会商和联合督办等措施,咬紧指标,月月跟进,实行动态管理和考核。加快推进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对诚实守信者,在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中开通“绿色通道”,努力把肇源打造成为环境宽松、服务优良、开明开放的投资热土。

  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入驻园区投资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对企业投资建设的生产厂房、仓储用房及办公用房进行补贴。建设专业化市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按实际到位资金额的10%给予企业一次性补贴。对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生产加工型企业及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专业化市场建设项目,属县政府及部门有权减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律减免。发挥企业投诉中心作用,对查实案件责任人严格按上限处理。

  本版图片由肇源县委宣传部提供

  城市名片

  ●中国皮革产业基地

  ●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县

  ●全国体育先进县

  ●全国武术之乡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中国楹联文化县

  ●全国诗词之乡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基地县

  ●黑龙江省畜牧水产大县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