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哈市法律志愿服务队5年开展活动 为100余万市民提供服务
2016-07-25 16:08:04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杨帆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25日讯(记者 杨帆)“大多数寻求法律援助的人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或许有着身体的障碍,或许经济有限文化水平低,而正是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哈尔滨市法律志愿服务队队员、哈尔滨嵘斗律师事务所律师施楠说,在哈市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默默地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咨询等公益服务,五年来已累计服务100余万群众。

2013年3月,哈尔滨嵘斗律师事务所张剑锋律师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用法理与热心暖人心

  2014年,孤寡老人王春华丈夫去世后,留下子一笔数目不小的钱财,两个儿子身在异国他乡,又长年不在老人身边,只有外甥女不时来看望,时间长了,外甥女经常以各种理由向老人借钱,短短三年分几十次就向老人错了300多万元。最后老人的钱被外甥女借的连生活费都没有了。无奈之下,老人想通过诉讼要回自己的养老钱,但又没有钱请律师,只好求助法律援助。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志愿者很快为老人在法院立了案,又多次找到其外甥女,最后通牒经法院两次开庭最终判决外甥女偿还老人借款430万元。

  律师志愿者办案态度认真、负责、细心,能及时提供诉讼方案和解决方法,有的律师在办案中,主动为困难当事人缴纳部分诉讼费用及其他相关费用。

  近年来,全市法律志愿服务队通过一线跟进、入户走访、集体座谈等形式,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信访问题处理、突发事件现场配合、行政诉讼应诉等重大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尤其重点围绕推进城市改造、棚户改建、拆除违法建筑、地铁建设和土地流转等中心工作,组织队伍深入一线,努力化解影响重大项目建设的矛盾和问题。去年以来,围绕“三改一拆”,组织230余名法律志愿服务者组成专业服务小分队,到项目建设和拆违工作现场及居民家中,提供法律咨询、司法强拆论证等服务210余次,有效推进拆违进度,维护了和谐稳定。同时,发挥法律业务优势,弥补不熟悉群众情况和群众语言的短板,化解基层邻里纠纷,成功调处矛盾纠纷2.2万起、复杂疑难纠纷近120起,调解成功率达98.2%以上。

2015年10月,哈尔滨嵘斗律师事务所施楠律师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

  12348法律志愿网络工作室在线解答

  哈市共有律师事务所482家,占全省总数的68.3%,位居各地级市首位。对此,哈尔滨市司法局以开展“百所联千村进万户”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率先在全省政法系统开展了以律师为主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哈市司法局制定出台一系列有关法律志愿服务规定,将法律志愿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公证服务、法治宣传、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和司法鉴定的方方面面,并在财务管理规定范围内拔出专项经费,把法律志愿服务定位在“扎根黑土、服务民生、回报社会”服务功能上,不仅要全力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还要为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全程义务法律服务。启动“百所联千村进万户”(100个律师事务所、100个司法所、100个司法鉴定所)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组建全市法律志愿服务总队,由局长任总队长,局领导分别担任律师、公证、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五个分队的分队长,下设117法律志愿服务分队,涵盖全市9区9县(市)和局属11个单位。其中律师志愿服务分队60个,公证志愿服务分队19个,人民调解志愿分队14个,法治宣传志愿服务分队11个,法律援助志愿分队13个。

  在每个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所、司法所等法律服务机构专门设立“法律志愿服务接待点”,实行服务内容、服务承诺、工作机制等“六上墙”,并统一形象标识和矛盾化解台账,实现法律志愿服务全覆盖。此外,依托利己开发的全省首个法律志愿服务微信、微博平台服务管理系统,建立12348法律志愿网络工作室,在线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帮助化解纠纷,有效实现“网上网下联动”。截至目前,全市法律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近5000人,服务总时数60万小时,人均服务时数33小时/年,已累计组织开展法律志愿服务活动523次,服务群众1386300余人次。

责任编辑:姜继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