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2016龙江最牛群主评选部分百强入围者风采录(九)
2016-07-28 08:30:53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晴 衣春翔 董明 姜辉 夏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单惠梅:微信群里品读中华文化

  黑龙江日报7月28日讯 如今,微信几乎是人手必备的交流平台。但是当人们利用微信发布自己的感悟、抢红包、聊天之时,单惠梅则以微信群为基地,构建起了“广博书院读书会”,让近三百名群友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品读中华文化经典。他们以“泡群”方式来读《论语》品《孟子》学《中庸》赏《大学》……

  创造一个纯粹的读书空间

  生活中的单惠梅自己创办了一所文化学校,主要进行英语和作文阅读方面的授课。同时,她每周还会在两所公办校为孩子们讲解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

  “广博书院读书会”微信群建立已近三年,群里有272名成员。这个数字和许多四五百人的大群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单惠梅解释道,读书群的成员不在多,而在精,她群里的每一位成员都是真心喜爱读书的人。微信读书群并不少,有些读书群在经历了短暂的热闹之后,很快便沦为了“僵尸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广博书院读书会”微信群会定期淘汰一些“僵尸粉”,然后把积极参与讨论,渴望在群里学到东西的成员沉淀下来,始终保持着读书群的高标准和高质量。

  用国学教家长培养孩子能力

  “我们只是关注孩子们的成绩,这个成绩就像是花朵,如果根部的营养缺失花朵很快枯萎,根部的营养就是人生原则、人生标准,就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单惠梅在群里对已经当父母的群友说。每周六的晚上八点是“广博书院读书会”微信群的国学读书时间,最近两个月大家在集体学习《论语》,每次由单惠梅分享一小段论语中的经典段落,然后以语音的方式向大家讲解其内涵,再由此段落引申到大家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尤其是教育方面的问题。

  单惠梅创办的文化学校的很多学生家长都对她说,孩子自从跟着单老师学习后,不但成绩提高了,而且学习能力、学习习惯都有所进步。家长们建议单老师成立微信群,让家长们能时刻和老师沟通,学习单老师的教育方法。起初群里只有几十名家长,后来大家口口相传,迅速扩大到百人大群。单惠梅觉得,说教式的方法很难被大家接受,于是她想到了以读国学、品经典的方式让大家在阅读中学到所需。没想到这个方法很奏效,家长在学习国学经典中慢慢地体会到不仅要提高孩子成绩,更要提高孩子能力,让孩子在发展中具备“后劲”。

  阅读可以把平庸变为优秀

  在微信群里阅读虽然不像在课堂上一般严肃认真,大家也可以畅所欲言尽兴探讨。但作为一群之主的单惠梅也着实下了很多功夫。每一次给大家分享的经典内容她都要事先阅读大量的内容,从中挑选、分析、再寻找相关内容作为给大家的延伸阅读内容。这些可不是随便想想随手拿来的,单惠梅为此做的教案就有好几本,给大家分享的内容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都是被自己反复研习,吃透啃透的内容。

  为了让群活动更加丰富,单惠梅还制定群广告、群聊天时间,群友们也十分拥护她,严格遵守群内的制度。办文化学校、到学校讲课、带领微信群,这些工作让单惠梅每天都十分忙碌,但丈夫和儿子却十分支持,有时丈夫还会帮助她整理资料和学习内容,儿子在单惠梅的带动下大学毕业后也从事了教育行业。

  单惠梅说,千万别小看阅读的魔力,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读书会慢慢改变一个人,会把一个平庸的人变成优秀的人”。


 

苏建豪:想找回曾经的邻里关系

  图为苏建豪(前排右二)与群友在一起。

  “苏哥,咱们这个期房建设进度如何?”

  “苏哥,我有一批尾货积压了,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

  每次打开微信,苏建豪建立的“宝宇天邑澜山业主群”总会弹出大量信息,其中不少都是向群主咨询和求助的。苏建豪自己经营着一家物业公司,平时都是忙得脚打后脑勺,但无论时间多紧张,他都会耐心地回答咨询,回应求助。

  在苏建豪的建设下,2015年3月开始运行的“宝宇天邑澜山业主群”已不仅是一个业主交流平台,更是紧密邻里关系的情感驿站,创业青年的初创基地,和谐社会的稳压阀。

  沟通邻里群主变成“知心大哥”

  苏建豪是个70后,性格豪爽,很爱热闹。“我特别怀念小时候,邻居间那种亲密感。放学可以到邻居家等妈妈下班,吃饺子的时候会给对门送一盘。可现在,住一层楼的邻居可能都相互不认识。”苏建豪说,建立“宝宇天邑澜山业主群”的初衷之一就是想找回曾经的邻里关系。

  业主群刚建好时,加入的人很少,一周也没几个人在群里说话。为增加人气,苏建豪经常去开发商和售楼处那里现场宣传,希望让更多的业主加入。

  他发现,由于买的是期房,很多业主对于楼房建设情况十分关心。苏建豪经营物业公司,对于楼房开发等方面的知识比较丰富,于是他决定利用自己的专长来为业主服务。

  “大家看,咱们的小区已经建设成这个样子了,按我的经验来看,应该可以按期交房,大家不要担心。”苏建豪会定期跑到工地,拍下小区的建设情况,并用手机进行直播,耐心回答群中业主的问题。

  这样一来,业主群的人气一下就上来了,如今业主群建了好几个,总人数达到了1500余人。

  看见人多了,苏建豪就开始组织一些线上交流活动,并把有共同爱好的业主介绍认识。渐渐的,线上的交流扩展到线下,大家经常一起打球、一起爬山,虽然业主们还没搬入楼盘,但彼此间已经十分熟悉。

  苏建豪也取得了群中业主的信任,很多人连“和男朋友吵架了怎么办”、“孩子不听话怎么办”一类的问题都会问他。他也会尽力回答问题,甚至会帮助业主解决问题,成了“知心大哥”。

  牵线搭桥助力创业者互通有无

  “苏大哥,我经营一个批发市场的摊位,现在想做别的,但积压的货品不处理掉,就没有启动资金……”

  一条业主的求助信息引起了苏建豪注意。他发现,群中的业主不少都是80后的创业青年。“现在国家和省里都鼓励大众创业,我就想利用这个群帮助这些创业者。”苏建豪说。

  于是,苏建豪去了那位业主的摊位,查看了他积压的货品,不但质量不错,而且是日用品。他对这位业主说,“你想清仓,很多邻居说不定也想买货,你给低价,我让你在群里发买卖信息,说不定就解决你的问题了。”

  不出苏建豪所料,这位业主把货品照片和价格在群里一发布,很多群中的业主纷纷抢购,积压的货品很快卖完了。

  看见自己的群可以成为创业者的平台,苏建豪就开始运作起来。群里有开饭店的创业者,苏建豪就推荐其他业主去捧场。有经营水果店的业主,苏建豪也会帮着在群里发送一些推荐信息。他还帮着这些创业者互通有无,降低成本。

  不过,苏建豪也很有原则,他不以此牟利,只是为大家服务。所有发布的商业信息,也都要先经过他的审核,他要确保所有的商业信息真实可靠。对于发布这类信息的频率也有限制,“虽然想帮着大家创业,但也不能让业主群变成买卖群。”他说。

  调解矛盾乐做社会“稳压阀”

  苏建豪建立这个业主群的初衷除了沟通邻里,还希望帮助业主维权。

  有一次,一个业主在群里发布了一条消息,说开发商未经业主同意,要擅自更换房屋窗户的品牌,有可能是因为想要降低成本,以次充好。

  这条消息立刻引发了群里其他业主的讨论,很多情绪激动的业主说要找开发商算账。但苏建豪立刻稳住了大家,他说:“大家不要激动,先弄清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是依法治国,我们也要依法维权,和谐维权。”

  通过在群里讨论,大家决定由苏建豪带领几位业主代表去向开发商了解情况。

  事情的真相有点出乎大家意料。原来,在售楼的时候,销售人员告诉购房者,房屋用的窗户和小区一期用的是同一品牌。但由于二期和一期的窗体结构有所差别,出于防水、防寒的考虑,开发商才决定更换窗户品牌。开发商拿出窗户品牌介绍等文件,苏建豪带着业主代表仔细查看后,发现新换的窗户质量很好,并不存在以次充好的问题。苏建豪还带着业主代表,实地察看了窗户,质量没有任何问题。然后他在群里进行了直播,让业主们放下心来。

  苏建豪还经常在群里发一些正能量的消息,并利用群向业主普及法律知识和建筑知识,鼓励业主们依法维权、和谐维权。

  “维权是必须的,和谐也是必须的,我希望这个群是一个可以对话的地方,没什么不能通过法律解决,但要有人在矛盾要激化时当一下‘稳压阀’。我希望自己和这个业主群成为这个‘稳压阀’,让社会更和谐。”苏建豪说。


 

白秀英:舞蹈让老年生活充满阳光

  在哈市道里区通江广场上,有一支步伐整齐的舞蹈队,他们都是白秀英建立的微信群“宝宇地产英繁舞蹈大队网群”的成员。近日,记者走近白秀英,听她讲述与舞蹈的不解之缘。

  跳健身操找回原来的自己

  2004年退休后,白秀英便去老年大学学习唱歌、模特、按摩,日子过得平静而充实。可好景不长,丈夫被查出肝癌晚期,噩耗打破了家中的平静。在8个半月后,丈夫病情恶化离开了她。自那以后,她的心情跌到了低谷,经常独自愣神。一天晚饭后,她在斯大林活动站遛弯,一支健身操队伍引起她的注意,他们步伐整齐、脚步轻盈,她的心情也跟着爽朗起来。

  2011年,白秀英加入舞蹈队,身高1.66米的她在队里算高的。因为悟性好,学东西快,她很快被选为队里的领舞,一跳就是三年。她也逐渐摆脱了丈夫离开后抑郁的心情,还结识很多朋友,找回了原来快乐的自己。2014年4月13日,以白秀英和队友孔繁军的名字命名的“英繁舞蹈队”成立,地点在通江广场。

  成立群后方便交流感情

  白秀英讲,队友的平均年龄都在70岁左右,岁数大记忆力不好,经常是刚刚打电话通知明天跳哪节操,过会儿就忘了,还要再通知一遍。为了方便,她在微信上建个“英繁舞蹈队网群”。当群成员壮大到现在的几百人队伍时,她将群名改为“英繁舞蹈大队网群”。网群成立后,白秀英更忙碌起来了,她在群里发布跳操的要领以及注意事项。

  微信群成立两年来,有一件事让白秀英很是感激。随着跳操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需要穿统一的服装,而衣服的资金着实愁坏了白秀英。一天早上,宝宇地产的领导碰巧路过通江广场。正好一位队友在宝宇地产上班,领导就问起舞蹈队的情况,之后让人联系白秀英,为舞蹈队定制了统一的服装。怀着一份感激,白秀英把群名改为“宝宇地产英繁舞蹈大队网群”。

  群友之间相处像亲人一样

  群友之间关系处得相当融洽。群友吴大姐77岁了,一天早上在跳操的时候,因为风大把帽子弄到地上了。她弯腰捡帽子时,没站稳,一个寸劲把手给弄骨折了。群友们赶快拨打120,陪着去医院。之后,群友们到医院去看望,像“家人”一样的温暖。“舞蹈队的网群让大家从不认识到熟悉,相处这么好,这也更坚定地让我相信无论在管理网群中遇到多大困难,有团队在问题终究会解决。”白秀英说。

  谈到家人对她整天忙活网群的事,白秀英说,儿子儿媳很支持她,特别是儿媳妇还帮她剪辑队庆一周年时的视频和照片。当她把精彩的小短片发到网群里,大家点赞时她心里特别开心。


 

邵毅:3000的哥“贴心大管家”

  图为邵毅(前)在工作中。

  “我建立‘的士管家’这个群就是想给同事们提供一些修车、吃饭等服务,让大家能节省成本,互帮互助。”据邵毅介绍,出租车常年在路上跑,修车和吃饭是大事,他把哈市一些质优价廉的修配厂、餐饮店的地址和电话发到群里,这样车友会节省很多开支。哪位的哥车坏了或者遭遇事故在群里一说,车友们也会第一时间赶过去。“以前我们互相联系主要靠车载对讲,但是对通话距离和人数有限制,去年9月份建立的‘的士管家’微信群受到了车友们的欢迎,刚开始群里成员不到300人,在孙海涛、张立勋、柳玉春等管家的帮助下,8个月就发展成9个群,群里成员近3000人。

  邵毅表示,从建群之初,他就在群里倡导主动拉乘老人和儿童的理念,他自己更是以身作则,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孩子,就会主动停车,车速也会适当放缓。“新成员入群,我们第一件事情就是告诉他不要挑客。我们鼓励大家把拉乘老人孩子的图片发到群里,这样就会形成一种榜样的力量,现在群里平均每天都会贴出二三十张这样的图片”。

  “无论做什么事情,邵哥都会走在前头,他经常和我们说,他做不到的也不会要求我们去做,现在大家一有事肯定第一个找邵哥。”车友于新国说。

  在邵毅的眼里,创建“的士管家”的另一个目的是帮助他人。“前几天,伊春嘉荫一个11个月大的婴儿鼻血不止,家人连夜开车往哈市赶,由于不熟悉路绕到机场路那边才下高速,我们知道后,一面组织车去机场路那边接车引路,一面迅速联系儿童医院开辟绿色通道,在车友们的努力下,婴儿被及时送到医院救治,最终摆脱了生命危险。”

  谈起家庭,邵毅略显浮肿的双眼浮现一丝笑意,“我今年36岁,儿子5岁了,常年开夜班车,孩子基本都是我爱人照顾。”邵毅表示,没创建“的士管家”的时候,白天休息的时候还能帮爱人照看一下孩子,现在所有精力都放在了“的士管家”上面,非常感恩车友和家人的理解与帮助,“‘的士管家’就是我第二个孩子,争取今年年底,群友数量超过一万,让更多的车友加入到‘的士管家’,大家一起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杨军:分享公益情怀汲取快乐养分

  图为杨军(左三)与群里的家长和学生合影。

  本是分享考试信息的微信群,却慢慢做起了慈善事——哈市群主杨军,在为考生家长分享招考信息的同时,还组织考生和家长一同投身公益事业,为贫困学生提供帮助,在一次次的公益活动中,孩子们逐渐学会了感恩与分享,家长们也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让孩子们学会珍惜生活

  两年前,在电力系统工作的杨军加入了一个分享中考信息的QQ群,准备为2015年参加中考的女儿提前搜集考试信息。因为杨军在群里表现活跃,原群主在自家孩子中考结束后,便将群主的位置让给了杨军。

  彼时,群里的很多家长都反映QQ群交流起来不方便。于是,在2015年初,“虹桥中考信息”微信群成立,杨军将原来QQ群中的考生家长们统统拉了进来。作为群主,杨军会将自己关注和了解的招考、配额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到群里,并针对群里考生家长们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

  一来二去,群里的家长们渐渐熟悉起来,他们经常会在群里交流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烦心事儿。杨军发现,很多处在青春期的独生子女都存在一个共性问题——不懂感恩和分享。“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所处的那个年龄阅历有限,还不知道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父辈人付出很多辛苦换来的,所以他们也不太懂得珍惜生活。”为此,杨军在群里提议,带着孩子们去一次特教学校,让他们感受下自己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学会与他人分享。

  2015年6月1日,杨军和群里的考生家长们一起,带着孩子们来到特教学校,为那里的孩子送去床单、被褥等生活用品,并参观了特教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这次活动让孩子们感触很深,很多家长在群里表示,从特教学校回来后,自己的孩子不光只会学习,还开始关心父母,热爱生活了。

  收集校服送给贫困学生

  去年6月,杨军的女儿参加完中考,以优异的成绩被哈三中录取。孩子初中毕业了,初中的校服也就不用再穿了,能不能把这些校服收集起来,送给需要的孩子穿呢?杨军的这个想法,得到了群里考生家长们的支持。大家还提议,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整理一些过冬的衣物。

  杨军和群里的几个家长开始着手收集校服,有的家长还将能过冬的衣物打包好,直接给杨军送来。2015年11月底,杨军和几位家长代表将收集回来的上百件衣物送到哈市阿城区亚沟镇。“那里的孩子从来没穿过校服,当他们知道以后可以穿着校服去上学时,别提有多高兴了。”杨军说,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脸,他和在场的几位家长都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今年5月23日,杨军又在微信群中发起了捐款活动,打算资助几名虹桥学校品学兼优的贫困孩子上学。“我们的孩子都是虹桥学校毕业的,所以我们对虹桥有份别样的情感,听说有几个孩子因为家庭原因可能没法继续上学,我们觉得应该为孩子们做点儿什么。”仅一上午时间,群里就收到了7000多元善款,杨军用其资助了4名贫困学生。

  公益活动中体味快乐

  现在,群里的成员有120多人,杨军每次组织公益活动,群里都可谓“一呼百应”,大家都觉得跟着群主做公益很快乐。他的妻子和女儿也都以他为傲。杨军的女儿说,父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她爱与分享,父亲就是她最好的人生榜样。

  杨军说,他感谢妻子,从建群开始,他要时时关注、分享考试信息,还要组织公益活动,照顾家庭的责任就落在了妻子身上。妻子一直支持他,也鼓励女儿多向他学习。

  因为群里的成员目前已经都“升级”为高中生家长,杨军便把群名改为了“虹桥高考信息群”。现在,他仍旧每天关注“家长帮”、“哈考网”等网站,将有关高考的信息第一时间转发进群里。他说,再有两年,这些孩子们又该备战高考了,他要为孩子们及时传递政策变化,与群里的家长们将公益活动进行到底,给孩子们做个好榜样。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张广义

【专题】2016龙江最牛群主评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