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学深悟透开足马力务实创新 全省森工系统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专题研讨班发言摘编
2016-08-02 09:40:43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车轮 薛立伟 苏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8月2日讯 7月30日,全省森工系统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黑龙江两次重要讲话研讨班在省委党校开班。来自全省森工系统林管局领导班子成员及所属林业局党政主要负责人,森工总局直属单位、总局机关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通过专题学习,明确了振兴发展的任务要求;增强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增强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为努力闯出一条森工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开拓了新思路。

  把握三个内在规律 打赢转型发展攻坚战

  牡丹江林管局局长 邓恩元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黑龙江的两次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经济理论的三个内在规律。

  一是“长短”。“长”与“短”从来就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他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体现了总书记一以贯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我以为,森工林区所谓的“长”,应是资源。即便商品材全面停伐,但林区丰富的资源优势仍无人可敌。同时,旅游资源作为森工林区替代产业,其潜能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森工林区在几十年的发展建设中,“短”也在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以缺乏创新意识最为突出。总书记提出要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对于处在经济转型中的森工来说是一剂良方,对于面临重大改革的森工来说,更是一剂思想解药。

  二是“头尾”。森工林区一向是“原大头”,包括农副产品、林副产品、山副产品在内,原字号产品占比大。只有践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森工经济才能大转型、大变化、大发展。近些年来,牡丹江林区各企业鼓励和支持职工群众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扶持多种经营和综合利用项目,充分利用林下资源,通过深加工、细加工,提高效益,增加收入。多方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发展多种成分并存的经济体,把“原字号”产品做精。

  三是“金银”。龙江遍地藏宝,森工遍地是宝。如何探寻宝藏、如何发掘宝藏、如何利用宝藏。首先要有寻“宝”的意识,眼睛向内,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了如指掌;其次要有识“宝”的慧眼;其三要有用“宝”的途径,点石成金,把含金量用到极致。牡丹江林区自然资源禀赋得天独厚,近些年,牡丹江林区所属各企业,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企业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投巨资改造改善旅游景点的软硬件设施,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精品旅游项目。

  “三个内在规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为支撑,缺一不可。有理论,有实践,有路径,有方法。我们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咬住青山不放松的工作态度和精神,打赢林区转型发展的攻坚战。

  保育资源加快转型

  省森工总局计划统计处处长 许江

  在“十三五”开局起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黑龙江全面振兴的重要时期,总书记亲临我省考察调研并发表重要讲话,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黑龙江当前和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黑龙江全面振兴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第一,充分认识总书记考察黑龙江对林区生态保护和转型发展的重大意义,增强林区转型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是对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再定位,更是对我们林业人提出的新目标、赋予的新使命。这也是林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给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进一步增强了林区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依托优势,加快转型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深刻领会总书记考察黑龙江时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保护生态环境和推进林区转型发展的重要要求。

  1.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一是要全面保护天然林资源。二是加强森林资源管理。三是深入实施以大工程推动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与恢复战略。四是大力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加强后备资源培育,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

  2.加快林区产业转型,促进林区经济增长,实现林区全面小康目标是我们的使命。

  一要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国有林区产业向生态产业、非木产业和境外资源开发三个方向转型;重点建设森林食品产业、种植养殖业、森林生态旅游业等八大产业;重点打造清河、沾河、海林等十大产业园区;重点建设黑森绿色食品、森林旅游、园林绿化等十大产业集团;重点构建食用菌产业、坚果浆果产业、种植产业等十大产业集群。

  二要着力推进森工林区改革。森工林区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无私奉献和时代担当精神,又要争取国家、省里最大支持,保护转型转业职工利益,确保改革稳步推进。

  三要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要保持森工对俄森林资源开发的良好势头,继续在园区建设、合作领域、开发布局寻求更大空间,发挥更大作为,助力“龙江丝路带”向纵深推进。

  第三,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激发推进林区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进一步理清新常态下国有林区转型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调结构、转方式、优环境、敢担当,奋力走出森工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奋力走出龙江森工振兴发展新路子

  省森工总局党委书记 李坤

  我从“两学一做”的角度,就深刻学习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与在纪念建党95周年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对我省振兴发展所作的两个重要讲话精神的战略性、关联性和时代性,从三个层面与大家交流学习体会。

  第一个层面:一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把“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政治嘱托,转化为振兴龙江森工发展的政治动力。森工人的初衷不能变,理想信念不能动摇,为林区建设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不能丢。二要深刻领会总书记针对龙江所作的两个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把森工放在全省大格局中来谋划、来推进。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在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上作文章,在绿水青山、冰天雪地上变成金山银山上作文章。三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对国有重点林区改革的要求,抓住关键,找准路径,更快更有效的让总书记的部署要求在森工林区落地生根。把深化国有重点林区改革、推动森工产业布局,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子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两学一做”教育工作的重要部署上来,做出符合森工改革发展实际的思考和判断。

  第二个层面:要进一步明晰国有重点林区发展脉络和走向,理性把握森工在龙江全面振兴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是客观全面的认识森工历史贡献。多年来,森工林区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城镇建设、民生改善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些都将成为森工停伐后推进林区改革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和物质基础,需要一代一代的森工人继承、发扬和创新。二是理性地看待森工面临的问题和矛盾。着重把握转型发展与市场意识、市场能力不适应;传统文化形成的思维理念与当前时代要求不协调;体制机制改革与传统观念相冲突的矛盾和问题。全局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从思路方面去破题,在守住林地、林木红线,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打破行政区域市场化配置资源和项目,努力走出一条新形势下林区振兴发展的新路子。三是把握好中央六号文件对国有重点林区保生存、卸包袱、求发展,推进改革带来的新机遇;国家顶层设计关注生态、关注国有重点林区改革发展带来新机遇;当前省委、省政府对龙江森工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带来的新机遇。面对机遇与挑战,要理性对待、认真把握,全面做好“天保”工程延续政策、改革支撑政策、产业设计政策、职能强化性政策、融合发展政策的研究和争取工作。

  第三个层面:要牢牢把握发展机遇,聚焦主题主线,奋力走出一条国有重点林区振兴发展的新路子。一是坚定不移的把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作为干事创业的根本出发点,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挺在前面,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二是坚定不移的深化改革开放。改革目的是要保护好资源,保护好生态,解决好林区产业发展和职工生活改善等问题。试点局要做好先行先试工作,早改早主动,早改早抢得发展先机。三是坚定不移的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坚持停得住,育得好,管得严。从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以更严格的态度和措施抓好森林资源保护,加强湿地、野生动植物、林间草原、林地等生态保护工作。探索建立生态资源发布制度,执行好中央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四是坚定不移的推进产业转型。从资源与市场配置的角度,对森工产业进行全面谋划,加强森林资源资本化、证券化的探索,加快产业链与创新链、金融链的对接,推动林区混合所有制经济、股份制经济发展,为林区产业融资上市做好准备。五是坚定不移的持续改善民生。把关注民生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做到民生的资金不能挤占,国家给的政策要坚决兑现。六是坚定不移的转变作风。坚决预防和惩治腐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进一步加大制度反腐、巡视反腐、监督反腐、震慑反腐,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认清形势,增强政治敏锐性,增强对反腐败斗争长期性的认识。


  牢记使命继续前进

  双鸭山林业局党委书记 柳长华

  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谈一下体会。

  一是不忘初心,信念永恒。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崇高理想,是共产党员的信念之源。我将更加坚定信仰不动摇,持之以恒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理想不灭、信念永存。履职尽责,为全面建成林区小康社会奉献力量。

  二是不忘初心,担当使命。做到不忘初心、不忘历史,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在新的征程中勇于担当、开拓进取,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不断加快林区转型发展步伐。

  三是不忘初心,增强自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切实把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林区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到推进林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四是不忘初心,牢记宗旨。每一名党员都必须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不忘初心,做到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深入实施惠民工程,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

  五是不忘初心,为党分忧。党员的主体地位不仅仅只停留在参与党内事务、行使民主权利上,更应该体现在承担党的工作、履行党员义务上。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在大灾大难面前冲在前线,从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大局出发,高度负责、主动负责,为党分忧。

  六是不忘初心,争做表率。作为林业局党委书记,切实担负起党委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严格遵守党的政治路线、政治规矩,起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推进作风转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从政环境。

  在转型发展上聚焦发力

  方正国有重点林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方正林业局局长 王清文

  就方正林业局来讲,要深入学习、全面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在转型发展上聚焦发力。结合林区实际,找准优势和短板,“长”是什么,“短”在何处,树立发展新理念,在转型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第一,完善“十三五”规划,明晰发展路径。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立局作为立局之本,为林区绿色发展提供生态保障;以产业强局作为第一要务,一手抓强局,一手抓富民,把抓招商,抓大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实现强局富民目标;以文化兴局为精神动力,提炼林区精神,弘扬社会正气,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增强文化软实力;以民生安局为最终目的,顺应民意、倾听民声,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提升幸福指数。

  第二,谋划好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

  1.规划好工业园区。按照省委全会提出的“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林区工业林外发展,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空间布局”的精神。进一步充实完善我局“十三五”时期规划的“一心、二区、二带、五基地”的产业发展空间战略布局。搞好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建成标准化的省级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森林绿色食品、生态旅游、健康养老服务、清洁能源、碳汇、北药、仓储物流、生态矿业等八大强局项目和食用菌、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特色养殖等四大富民产业,有效解决林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2.推进落地项目的建设进度。一是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产业。下一步重点是推进“新字号”旅游项目的建设,实现旅游产业的提档升级,使之成为省内外知名旅游品牌。二是加快百万千瓦的风电二期工程建设进度。在风电一期工程实现并网发电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二期投资10亿元的西沟—大秃顶子十万千瓦风电工程建设推进力度,作为重点培育的“新字号”,争取2018年底如期实现并网发电。三是推进一次性蒿箸筷子项目建设速度。对招商引进的一期投资1.8亿元,利用退耕还林地种植杞柳、藤条灌木以及野生蒿草为原料,设计年产30亿双的大连丰和一次性环保蒿箸筷子项目,定期督导,力争年底进行试生产。四是加快已获得采矿权的广富山石英矿生态开发项目股权改造的进度。规划好硅材料产业园,争取明年开工建设,深度开发“原字号”。

  3.加快招商签约项目的落地工作。对于前期已经签约的浙江中辉养殖10万只狐貉项目、响水河景区儿童乐园旅游项目、山核桃油加工项目,安排专人加强沟通磋商,争取尽快落地建设。

  4.改造升级传统木材产业。对于十二五时期招商引进的小书童笔业公司、圣宏木业、森林海木业等传统木材加工规模企业,协助他们打通俄罗斯进口原料渠道,加强与境外公司的合作,加快升级改造“老字号”。

  5.加大规划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对于规划的医养结合的高端养老项目、旅游度假中心、森林食品加工等项目,进一步加大推介力度,招大商、招好商,力争今年招商成功。

  加快推进绿色化转型发展

  伊春林管局副局长 李忠培

  对于伊春来说,要在全省、全国大局中找准坐标和定位,把总书记对龙江的整体要求在伊春具体化,还要把总书记对伊春的要求、重要指示坚决贯彻和落实到位,实现各项工作的新突破、新提升。

  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解放思想、凝聚共识。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推进绿色化转型发展的强大政治动力、行动指南和主攻方向。坚持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带头、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解放思想,最大限度地释放体制机制活力、激发内生动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让老林区焕发青春活力。

  二是坚持以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为先导,全力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切实强化生态保护,建立具有林区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探索国有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科学经营森林资源,坚持森林抚育与发展林下经济相结合,充分发挥林地效益。有序推进生态移民,落实生态保护制度,构建全方位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

  三是坚持以转方式调结构为重中之重,加快发展林区绿色生态经济。着力优化经济结构,推进产业产品升级,以市场化引领产业发展,创新林区体制机制,总结推广不同生产经营模式,继续推行“异地共建、税收分成”园区发展模式,“龙头+基地+农户+平台”产业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对俄合作水平,构建伊春对外开放新格局。

  四是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要工作,让林区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坚持转型和民生两不误两促进。抓好转岗就业保民生,强化社会保障护民生,开展精准扶贫济民生,改善人居环境惠民生,累积式推进民生事业发展,让职工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五是坚持以优化发展环境为紧要工作,为绿色化转型发展提供保障。把优化发展经济、政策、人才、法治环境作为推进绿色化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整合、归纳伊春市以往关于发展环境的相关措施,制定出台进一步优化全市发展环境实施意见,扎实解决突出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开放文明、服务高效的发展环境。

  六是坚持以改进作风为重要保证,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大力弘扬伊春精神,以闯劲、冲劲、拼劲开辟转型发展新路。树立严实作风,弘扬“工匠精神”,以精细化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改变林区传统的管理方式粗放、生产方式粗放的陋习。树立清正廉洁形象,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坚决反对腐败。

  坚持“四个结合” 加快转方式调结构

  伊春市乌马河区(局)党委书记 孙君生

  就乌马河林业局而言,总结该局“三转两创一融合”的转型发展经验,按照伊春市委、市政府和管局“奋力走好绿色化转型发展新路”的要求,立足实际,努力做到“四个结合”。

  第一,把此次学习研讨成果与加强林区生态保护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始终把保护生态作为第一责任和首要职责;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落实落靠各类保护措施;在经济发展上紧紧围绕生态主题来设计、来谋划、来推进;把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相结合,无论在林下经济发展与项目建设上都紧紧围绕生态这篇文章来做;加大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转化成金山银山的力度,促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互动相长。

  第二,把此次学习研讨成果与该局转型发展结合起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着力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做好“林下经济”这篇文章。以保护生态为前提,加快提档升级森林生态旅游业;突出以食用菌种植和森林猪养殖为主,发展好特色种养业和森林食品加工业;进一步推进苗木产业发展;坚持“一场一品”,着重发展田园经济、山庄经济,增加职工收入,促进林场(所)经济转型。二是做大“林外经济发展”这篇文章。坚持“林区工业林外发展”,着力构建林外产业体系;扎实推进汇源绿谷、华能热电联产、光明二期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形成林内和林外“双轮驱动”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是做活“域外经济延伸”这篇文章。紧紧围绕“龙江丝路带”建设,深入推进域外经济合作;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进一步做大做活木材产业;持续推进对俄劳务输出;组建对俄经贸集团,进一步拓展对俄经贸合作领域;着力打造俄罗斯至丹东、俄罗斯至绥芬河的陆海木材贸易专线;进一步扩大丹东港木材储备加工园区规模,不断完善营销网络,形成采伐、运输、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实现对俄经贸提档升级。

  第三,把此次学习研讨成果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从严落实主体责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重点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统领作用,为实现绿色化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第四,把此次学习研讨成果与推动当前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今年,确定了林下经济、项目建设、对俄合作、改善民生和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重点工作;下步将采用项目化管理的方式,进一步加大推进落实力度,确保重大决策尽快落地、重点工程尽快实施、重要民生举措尽快见效;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如期实现。(由记者车轮、薛立伟编辑整理 照片由苏强摄)

[1]  [2]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