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哈铁路局三棵树机务段检修工人火车头里“蒸桑拿” 一不小心烫掉皮
2016-08-04 07:35:12 来源:生活报  作者:栾德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8月4日讯 很多人都知道,夏天里刚开过的汽车发动机引擎盖有多热。然而,你能想象到,刚跑完上千公里的火车头内的柴油发动机组有多热吗?3日上午,气温33.6℃、地面最高温度53.2℃。记者顶着似火毒阳,来到哈尔滨铁路局三棵树机务段检修车间,走近这群“汗水湿透衣背”的人……

  每人一天最少喝5斤水

  9时许,记者刚一走进三棵树机务段检修车间,发现这里是敞开式的工作空间,超过33℃的高温,让这里热上加热。在火车头中段的一个开着的门里,记者看到,一名穿着白T恤的工人全身湿透,正在火车头里检修着每一个零部件,汗水不断从他脸上滴到地上。

  记者登上机车头里看到,巨大的柴油内燃机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只留下十分狭窄的过道,五六名工人半跪半蹲围着巨大烤人的内燃机一刻不停,一根线、一个螺钉、一块盖板、一根管……不停排查检修着。

  他们喝水,都是一仰脖,一瓶500毫升的水一饮而尽。车间工会主席王洪林向记者介绍:“我们这些战斗在炎夏里的职工,每天人均要喝至少5斤左右的水。赶上活多,连续作业,一天10斤也不是没喝过。”

  “这两天热得机车都不断‘发脾气’,每个班8名碎修人员,往往都是这台机车上的故障还没排除,另一台机车的问题就等着他们去处理了。”三棵树机务段检修车间党总支副书记王长安说。

  防止被烫伤 近50℃机车内穿长袖

  记者了解到,无论机车检修职工具体负责什么活儿,他们都有个共同点,都要在滚烫的内燃机车内持续工作。

  王长安向记者介绍,碎修职工的工作现场最为“火热”和“汗爽”。他们工作的现场,是刚刚担当旅客列车牵引任务,行驶过千八百公里后,刚刚入段需要修整的一台台滚烫烤脸的庞大机车,“那里的温度高达四五十摄氏度左右。只要机械间的门一推开,瞬间额头、前胸和后背就会渗出豆大的汗珠子。那个排气管上的螺钉有上百度,能烤熟东西。”碎修职工王树勇说,所以即使再热,大家基本都穿长袖。

  “从早晨来,一会儿都没消停。”11时20分,碎修职工董雪峰累瘫坐在司机室的椅子上。而就在刚刚另一台机车上,他拆卸粗滤器罩时,为了避免触碰到身边高达80℃左右的柴油机,一直都小心翼翼。“只要碰到,‘刺啦’一下,就得熟一块皮。你看,这一块块深色的地方,都是不小心烫的。”因为戴着满是油污的手套,董雪峰只能使劲晃头,甩掉滴滴答答流过眼睛的汗。

  全天泡在湿衣里工作

  在一辆机车上,小辅修柴油机组的李鑫双膝跪在铝板过道上,几乎将脸贴在地上查看柴油机底部内的螺丝紧固情况。而此时,在他的鼻尖、下颚处,每秒超过4滴的汗水啪啪敲砸着铝板地面。

  在另一台小辅修机车上,小辅助一组副工长刘冠英在蓝色铁路短袖完全被汗水浸透后,趁着回班组取部件的机会,换了一件稍厚的长袖上衣。“工作服不够穿了,一上午换了三件。湿透后一直干活还行,中间有个十分二十分没活儿,把水洗一样的衬衫脱下来,就像刚洗过没拧干的衣服,再穿就紧得慌。”

  落轮组职工杜涵告诉记者,有些工种比较独特,所以赶上急活,即使后半夜,只要一个电话,就得马上到位开始检修。经常是连轴转,衣服根本洗不过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