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生态做笔绘美景日新月异建山城 大兴安岭塔河县加快转型发展纪实
2016-08-08 11:10:33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邱贺岩 闫捍江 刘大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8月8日讯 地处大兴安岭腹部的塔河县,当地鄂伦春人称“小故其固”,意为“小河”,也有译作“多塔头的地方”。是全区最大的县份,总面积14420平方公里。这里林木茂密、树种丰富,森林覆盖率为90.85%;蓄积量5575.3万立方米,构建了“半城山水半城绿”的生态格局,素有“绿海明珠”之美誉,其生态功能保障作用在大兴安岭全地区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十万塔河儿女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切实把保护好赖以依存的森林资源作为筑牢发展根基的一项艰巨任务,尤其是今年以来,以“学讲话、谋振兴、闯新路”为契机,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多措并举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在绿色发展的高速路上,一幅富庶、开放、生态、和谐、幸福的新林区画卷正渐渐清晰。

县委书记张柏林(左二)在基层检查指导工作时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研究替代产业发展方向。

县长陈铁(右二)与养殖大户一同探讨棚室木耳养殖技术。

塔河县月亮湾迷人风光。

  替代产业新兴增收致富利民

  2014年4月1日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性的日子。从这一天起,木材商业性采伐在大兴安岭地区全面停止。木材采伐停止了,但塔河经济发展的步伐不能停止!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采取“政府引导、企业推进、百姓致富”的发展模式,塔河县为转型发展、拓展新兴产业提供了强大动力!致力于园区建设,工业园区的承载力不断增强,占地246公顷的园区“七通一平”基础设施齐备,已落户浆果、白酒加工等企业15家,其中呼玛河酒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成为大兴安岭首家登录资本市场的白酒企业;超越野生浆果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野生蓝莓生产加工企业,其产品畅销国内外。林下经济综合示范园区形成规模,科技示范引领作用凸显。从最初单一的木耳生产,发展到后来的滑子菇、猴头、灵芝品种不断增多,再到今天的花菇试种成功规模迅速扩大,北极鄂伦春生物工程公司穆斯林食品生产项目通过初步认证,食用菌菌丝体提取项目即将投入生产……这一个个令人振奋的信息,让塔河的职工群众对木材停伐后依靠发展林下经济增收致富的信心不断增加。

  近年来,塔河县始终致力于提升绿色品牌的影响力,成功申办了“大兴安岭黑木耳、大兴安岭蓝莓”地理标志商标、成立了全区最大的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大兴安岭农林科学院塔河分院及食用菌、北药等研究所,建成了绿色产业宣传交易平台——北极珍品汇。以全县11.3万亩耕地为基础,塔河县注重发展特色农业、畜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普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实用技术,示范种植了超早熟玉米、脱毒马铃薯等经济作物。发挥合作社、种养殖示范户的典型带动作用,增加畜牧养殖规模,全力打造依西肯牛、开库康羊、二十二站和盘古森林生态猪等“乡土品牌”。加大资产盘活力度,为绿森林食品有限公司无偿提供了1200多平方米的厂房,帮助其发展森林猪精深产品加工项目。盘活闲置厂房建设开发的铁皮石斛种植、堰松子加工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果。

  塔河县旅游特色突出,原始森林、中俄界江、黄金古道、十八站古人类遗址等旅游资源潜力巨大。这些资源大都保留了未经雕饰的原始风貌,给人以强烈的新奇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依托好山好水好空气的优越自然资源,近年来,塔河县致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按照“四区两线”的发展框架,将塔河镇内的滴翠园公园、翠园雅居休闲别墅区,开库康乡的月亮湾、黑龙洞,瓦拉干的白桦林山庄等景点努力打造成了休闲、养生、避暑、度假的理想所在,让旅游产业的潜力得到逐步开发,让绿水青山成为真正的“金山银山”。

  城镇提档升级百姓乐业安居

  依山傍水而建的塔河县城,楼房错落有致,各具特色,街路整洁宽阔,绿树成荫。近年来,塔河县以打造“特色化、规范化、精品化城镇”为目标,采用“整体规划、分布实施”的方式,全力推进城镇建设,借助棚户区改造的春风,规划建设了锦绣、龙畔、学府苑等小区12个,新建楼房175栋,改造平房41万平方米。实施了楼体立面改造工程,以北欧风格塑造城镇节点建筑,改造装饰镇内临街楼体142栋。对中央大街、文化路等塔河镇内19条主要街路进行了拓宽改造,对工业园区、镇内主要街路、塔南大桥等重点区域和105栋楼体进行了亮化,并在各个路口建设了交通指示牌,逐步形成了“三横三纵”的路网格局,使城区道路更加整齐,百姓出行更加方便。实施了“三供三治”工程,改扩建局址集中供热热源,将供热能力从60万平方米提高到120万平方米,升级改造给排水管网49.9公里,有效解决了百姓供暖、饮水的后顾之忧。实施了城镇绿化工程,重点对塔河镇“南北出口”、塔南大桥、滴翠园公园等地进行景观绿化,在中央大街、文化路等主要街路配套栽植了乔、灌、花、草,在棚改小区、办公小区铺设了草坪、摆放了盆花、植入了绿化小品,使塔河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5.5%,人均绿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构成了“街路成廊、河岸成荫、小区成景”的绿化新格局。实施景观点缀工程,建成了国家AAA级景区栖霞山森林公园和滴翠园沿河公园,建设了火车头、龙图腾雕塑,音乐喷泉、亭台楼阁,“羿虹桥”等景点,让整个城镇呈现出一幅“山环抱、水缠绕、林相依、花满道”的精美画卷。

  文教卫生进步民族特色突出

  近年来,塔河县把巩固文明创建成果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文教卫生事业,新建了中心幼儿园、综合实践教育中心,提前完成了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新建了县医院综合楼,提高了医疗服务能力。制定了《“三帮三促”工程实施方案》、《精准扶贫脱贫工作实施方案》,不断加强弱势群体救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增加职工收入,让民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此外,塔河县还实施了“城乡清洁工程”,打响了城镇居民区、背街小巷、公共场所、出入城口、城乡结合部、公路铁路沿线、江河堤岸等部位的治脏清理攻坚战。按照《棚户区改造工程实施方案》,深入实施了棚改工程,极大改善了百姓的居住环境。在致力改善城镇面貌的同时,塔河县还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让广大职工群众的文明素质也得到了全面提升,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结下了硕果累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省三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三供两治专项推进先进单位”、“全省执法规范化建设先进县”……这一个个让人称羡的荣誉成了塔河县精神文明伴随物质文明共同发展的见证。塔河的十八站乡是我国最大的鄂伦春民族乡,鄂伦春族文化、民俗、风情和手工艺品具有原始神秘性和不可替代性。鄂族特有的狩猎、饮食、服饰及萨满文化独具特色,极具开发潜力,而传统桦树皮船手工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得了国家专利,鄂族刺绣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塔河县始终把做好鄂伦春文化传承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以鄂伦春族下山定居60周年为契机,大力弘扬鄂族文化发展生态旅游业,引进了黑龙江创意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结合十八站乡泥草房改造工程,分三期建设鄂族风情园项目。以鄂族风情一条街为轴心,建设艺术长廊、民俗博物馆等景点,努力将十八站乡建设成为“鄂伦春民族文化村寨”,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促进了塔河特色旅游产业的开发。

  一笔笔资金的投入,一项项工程的竣工,提高了城镇建设品位,惠及了百姓民生,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助推着塔河这座大森林中的“滨水县城”一路高歌,正在大兴安岭腹部的大地上崛起,奏出的是一曲又好又快发展的乐章!

责任编辑:王辉

【专题】冰天雪地 醉美龙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