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搜 索
平凡岗位育新曲甘为安全“守夜人” 黑龙江监狱党员民警楷模故事(五)
2016-08-14 16:50:5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有这样一个儿子,父亲两次脑出血住院,他都在值班岗位上,把护理父亲的重担,推给了年已古稀的母亲和其他亲人;

  有这样一个丈夫,他没能尽到家庭的义务,家庭的重担大部分时间都压在妻子的肩上;

  有这样一个父亲,女儿小学升初中,只想让他陪伴一天,他也没有办到。

  入警18年来,他始终扎根在监管一线,兢兢业业,默默奉献,把平凡的工作做实做细,把单调的任务做好做新,他用平凡中的坚守履行了监狱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他用平凡中的担当体现了共产党员“忠诚、敬业、奉献”的优良品质。他就是凤凰山监狱三监区副监区长谢文军。

  忠诚践行宗旨树标杆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凤凰山人,从小就对监狱警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和向往。1998年从中央司法警察学院毕业后开启了他的监狱人民警察生涯。从警18年来,从一个管教员成长为一名主管监区改造工作的副监区长,他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弘扬正能量、宣讲新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坚持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读新党章,自觉践行党员先进性要求,模范履行党员义务,先后8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他除了提高自身理论素养,还想方设法提高监区民警素质,为教育改造好罪犯奠定基础。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项内容制成卡片,分发给每名民警熟读熟记,做到烂熟于心。他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在日常执法工作中严格程序、依法办事,不为利益和情面违背原则。一名民警这样说:“作为改造副监区长,我打心眼里服他!”

  真情呼唤浪子盼回归

  在监管改造工作中,他注重把思想觉悟、业务素质的提高体现在具体帮教上,他的主业是教育改造罪犯成为新人,他坚信以真诚、执着和意志力一定能敲开一个个关闭的心扉,把服刑人员推向幸福的彼岸。罪犯杨某,2015年从广东省某监狱调入,不知何种原因,杨某和家人失去了联系,加之南北监狱环境差异很大,语言交流又不畅通,杨某从此心事重重,思想压力很大,每天萎靡不振,有时几个小时一言不发,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心帮助杨某度过这一难关,他找来许多介绍凤凰山监狱的报刊资料给杨某看,又找杨某进行个别谈话教育,还和有关领导商议批准为杨某做一些可口的南方饭菜,杨某很感动,详细的向他汇报了他家的家庭情况,家庭住址,希望能帮他联系家人,他想方设法通过查询台,联系到杨某所在地的派出所,终于找到了杨某的爷爷,并立即为杨某安排拨打亲情电话,当相隔千里的祖孙两人互相通话时,杨某泣不成声,他在电话里感谢监狱人民警察和党的政策。从此杨某精神焕发,他本身脑瓜活、掌握技术快,这在习艺过程中大显身手,很快被评为改造积极分子。

  敬业工作第一永争先

  谢文军所在的监区是监狱押犯规模最大、犯群结构最复杂的监区之一,特殊性质决定了工作难度更大、工作要求更高。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加班加点、连续工作已经成为他的工作常态,就是节假日也很少回家。对工作他付出很多,但对家人他充满愧疚。他的妻子身体不好,因病多次手术,在她最痛苦的时候,他没有办法守护在她的身边,只有惭愧的让年迈的岳父岳母为他代劳;他的女儿聪明可爱,学习也很优秀。今年女儿小学升初中,想让他陪她一天,但就是这样一个在别人眼里不算是要求的要求,他也没有办到。他的父亲两次脑出血住院,都发生在他值班期间,一边是生他养他的至近亲人,一边是执法岗位的重大责任,他心一横选择了留在岗位上,把护理父亲的重担,推给了年已古稀的母亲和其他亲人。

  把普通的事情做好就是不普通,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谢文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自觉地践行党章,做着每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为监狱事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谢文军,1973年12月出生,200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本科学历。1998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凤凰山监狱三监区副监区长。2010年荣获省监狱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民警;2011年荣立省监狱管理局个人三等功;2014年和2015年荣获凤凰山监狱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至2015年连续三年评为优秀公务员。

责任编辑:王艳

【专题】黑龙江监狱党员民警楷模故事——我向党旗诉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