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网媒聚焦海伦:释放资源潜能 打造富硒产品航母
2016-08-17 23:44:55 来源:东北网  作者:侯巍 陈显春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8月17日讯(记者 侯巍 陈显春)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的海伦市,近年来,以打造“黑土硒都”为目标,积极发展富硒农业产业,全力打造集富硒产品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生态富硒产业发展基地,充分释放海伦富硒资源潜能。

  富硒大豆、富硒水、富硒鸡,在海伦市,所有物产有了统一的标签,富硒。海伦市地处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的中国松嫩平原黑土“核心区”,黑土层厚度平均在70厘米以上,有机质含量高达3-5%,也是天然富硒元素土壤带核心,天然黑土优势和气候优势明显。

大豆长势良好。

记者聚焦万亩富硒杂粮基地。

现代化农业采摘区。

芸豆夹。

  权威数据显示,海伦市耕地100%天然含硒,是松嫩平原富硒带的“核心区”。土壤无重金属污染,地表水清澈纯净,无人为和重金属污染;土地肥沃,生态环境十分优良。得天独厚的条件,海伦市被农业部和中国绿色食品指导中心确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基地面积200万亩,其中玉米100万亩,大豆100万亩;50万亩的水稻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正在审批中。经有关权威部门认证了符合欧盟、加斯和国家标准的有机食品基地33,000亩。

  海伦市倾力发展富硒产业,重点打造100万亩富硒产业核心区和150公顷富硒产业园区。形成以富硒种植和养殖产业为依托、富硒加工产业为支撑、富硒高新技术转化为突破,打造知名的集富硒产品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生态富硒产业发展聚集地。

  今年,海伦市围绕富硒产业、畜牧产业、优质高效等方面深度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实施围城蔬菜开发带、沿路特色经济作物开发带、沿河草食畜禽开发带和100万亩富硒基地核心区“三带一区”发展战略,建设富硒产业基地核心区13处,建设水稻、大蒜籽鹅等富硒产业基地20个,重点打造伦河万亩富硒有机水稻、共合万亩富硒绿色菇娘、共合万亩富硒绿色蔬菜、共合万亩富硒有机蛋白大等“十一个一万亩”富硒有机示范基地。同时,强化富硒农副产品生产的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全市将建设质量可追溯系统160套,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质的飞跃,实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质量可追溯”。

  依托现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辟建150万平方米的富硒产业园,打造集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商贸物流于一体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园中园”。强化园区功能,园区内逐步建设农业物联网信息服务中心、富硒农产品展销中心、富硒农产品研发中心、富硒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农产品物流中心“五大中心”,促进园区功能配套,为入住企业的生产、销售、产品研发提供有力支撑。

  海伦积极实施地域品牌、企业品牌、特色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发展战略。坚持“打黑土富硒品牌,走精品高端路线”,开发高端产品,创建知名品牌。

责任编辑:王辉

【专题】寒地黑土 绿色绥化——全国网媒聚焦绥化

【专题】寒地黑土 绿色绥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