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18日讯 中秋小长假结束了,外出旅游、彻夜狂欢、暴饮暴食的无节制假期生活结束,一切又重新回归正轨。你回到工作岗位了没?
很多上班族在小长假之后的几天工作日里都有过这样的症状:精神倦怠,工作效率降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

这就是“节后综合症”的典型表现。这种现象其实是都市白领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一般在节后一周左右可恢复。其实,应对节后综合症有妙招,专家教你快速告别亚健康,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1.放松心态,投入工作
七天长假之后,往往拖欠很多未及时处理的工作,可写一张便签式的备忘录,将未尽事宜和上班后头几天要办的事情罗列其上,看起来一目了然,处理起来井井有条。另外,上班前三天,不要给自己过高的要求,应尽量安排一些倾向于交流性质的工作,可以给自己一个缓冲调整的时期。
2.饮食清淡,调节肠胃
饮食调养缓解不适,以清淡为主,多吃果蔬。小长假期间的饮食很容易失去规律,往往会导致肠胃负担过重,造成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问题。在上班之前,不妨调整饮食,清理肠胃。节后的饮食应该尽量减少油腻,少糖、少盐,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让“不堪重负”的肠胃得到休息和调整。
3.早睡早起,运动减压
长假休闲过度,甚至通宵娱乐,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结果“睡眠紊乱”就会找上门,可以通过多休息或补充营养得到缓解,要做到早睡早起,起居有序,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上班前要好好洗个澡,洗澡可消除体表代谢的排泄物,使毛细血管扩张,有效消除疲劳
4.适度冥想,修正意识
旅途病是指在旅行途中发生的急性暂短精神病性障碍,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障碍、片段狂想、幻觉或行为紊乱,回家后这些感觉可能重现。
如果采用一个想象放松法,会得到良好的矫正。即到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坐在或躺在一个美丽的地方,开始感到放松,整个身体感到舒服,配上几次深呼吸,感到精力已注入你的身体,人就会觉得神清气爽,症状会逐步消失。
5.增进交流,克服恐惧
小长假中,由于外出旅游者处于陌生的环境,在与大量陌生人交流时,易产生异乎寻常的强烈恐惧或紧张不安,从而出现一种带有回避反应的精神障碍。要学会多与他人交流,把性格内向、胆孝缺乏自信、依赖性强等不良心理暴露出来,寻找症结所在,逐渐对事物本质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从而克服心理上的恐惧。
教你这么多招还没调整好心情?告诉你个好消息:再上11天班,就迎来十一国庆长假啦!今天起,努力工作,然后享受下一个假期吧!加油!
国庆拼假让你休假到爽:请5天假休14天
从中秋节后18日开始,请到23日,用6天的年假,那么,前后加起来有11天的假,从15日一直休到25日。关键是,休完过后,再过一周,国庆7天长假又华丽丽地出现……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吧!
还有网友支招,干脆放最后休,利用5天年假,让9月最后一个工作周变为假期,直接接档国庆长假,这样一来,从9月24日(周六)~10月7日休假,连休14天,太疯狂了!
拼长假,得单位点头才行“只要胆子大,没有拼不出的假!”细心的小伙伴已经发现了。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请这么久,老板能点头吗?”“公司能同意年假和节假日一起连休吗?”……
将年假、双休、法定假日拼凑成一个超长假,理论上可行,实际上,很多人只敢想不敢做。记者了解到,只要工龄满1年的人,就有5天的年假;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不过,年假如何休,能否拆开来分段休,关键还是要看用人单位,因为《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这意味着,员工如果想如此拼接假期,前提是必须得到单位的同意。
稿件内容由东北网新闻频道制作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或镜像,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