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役士兵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为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搭建就业推荐平台。
黑龙江日报10月31日讯 10月14日,牡丹江市首届退役士兵“十佳双创之星”、“十佳双创希望之星”和“中国梦创业梦幸福梦”主题征文活动颁奖仪式暨2016年秋季退役士兵就业推荐专场招聘会成功举办。此项活动由牡丹江市委宣传部、军分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组织发起,在全市树立了20名退役士兵先进典型,当天还吸引了500余名退役士兵前来求职。据悉,举办这种活动在全省尚属首例。
近年来,牡丹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创”工作,出台了《牡丹江市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工作方案》,并把退伍军人作为中坚力量全力扶持,出台多项政策全力做好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使他们能够积极融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热潮。目前,牡丹江退役士兵的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创业工作均居全省前列。
做实顶层设计坚持需求导向
2013年退役士兵李鸿鹏参加了政府提供的免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取得了汽车驾驶B2证和汽车维修资格证,学得一技之长后,他开始从事蔬菜运输和销售,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致富带头人。作为“十佳双创希望之星”,他高兴地说:“在部队是为了保家卫国,退役后我要永葆军人本色,抓住现在的好政策在创业中再立新功。”
李鸿鹏仅仅是众多退役士兵取得成绩的一个缩影。
牡丹江市素有拥军传统,连续七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目前全市每年都有1000多名士兵从部队光荣退役回到家乡。为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自2010年起,该市开始尝试开展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受益人群由城乡退役士兵到在校应征入伍的大学生,培训专业由单纯的职业教育到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远程教育、创业指导并重,培训管理由松散到逐步规范,培训院校由本地到省内异地,培训人数由最初的30多人到全员培训,真正实现了政策知晓率、有意愿参训率达100%,双证获取率、就业率均达90%以上。
该市将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工作纳入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目标统一部署、统一考核,全力推进。出台了《牡丹江市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促进退役士兵就业创业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强化培训与小额贷款担保、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的衔接,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将培训经费纳入地方预算,采取省拨一点、财政补助一点、有偿转移金支付一点的办法,全力满足城乡退役士兵培训需求。现在牡丹江大学、牡丹江技师学院、牡丹江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科工技工学校等四个培训基地内开设的机械工程、餐旅商贸、计算机、汽车、装潢等数十个专业深受退伍军人的喜爱。
培养过硬本领提升就业能力
近年来,牡丹江市每年都举办春秋两季专场招聘会。在今年3月举办的牡丹江市春季退役士兵就业推荐现场招聘会上,来自辽宁、浙江、广东和牡市共116家企业及千名退役士兵参会,近百人达成就业意向;10月14日举行的秋季退役士兵就业推荐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1039个,193人现场签订就业协议,290人进行了求职登记。
为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牡丹江市民政部门印制了培训和创业政策宣传册,在新兵入伍时就把有关的退役政策及时的宣讲给本人和家长,并第一时间再次发放到退役士兵手中,让他们做到心中有数。要求退役士兵报到时扫描牡丹江人才市场二维码,实现招聘信息共享;依托12349社区服务平台和微信平台,将招聘和培训信息发布到退役士兵手机上,实现了退役士兵报到、培训、就业一站式无缝对接,受众达13000余人次。
为了能学到真本领,牡丹江搭建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体、成人高等教育为补充的培训平台,在培训模式上,坚持短期与长期并重、本市与易地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了远程网络培训试点,并鼓励退役士兵在完成中级技能学习后,专升到高级班深造。搭建以提升培训质量为目标,以民政、教育、人社等部门分工合作三位一体的监督管理平台,在全省率先出台了《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定点院校考核办法》,实行职业资格证和毕业证获取率、就业率与培训经费挂钩。健全了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目标考核体系和承训机构年检制度,把好培训质量关。搭建以成功就业为本,以订单式培训、就业推介联动的就业服务平台,承训院校依照企业订单设置培训专业,使退役士兵就业区域广、收入高、发展快、上岗稳定率更好。
近两年来,牡丹江市通过订单培养的退役士兵就业率达98%以上。建立退役士兵信息库,根据他们技术特长和就业意愿等,大力举荐人才。仅2014年就有159名退役士兵被市城管局、公安局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