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好儿媳"11年如一日孝顺公婆 面对父亲意外离世:我不是好女儿
2016-11-03 10:43:58 来源:东北网-伊春日报  作者:文宣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3日讯 今年32岁的闫绍秀,自2005年与丈夫李宗真结婚开始,就一直跟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是红星区东升社区星盛小区有名的“好儿媳”。10年来,闫绍秀无微不至地照顾公婆,从没跟公婆红过脸,对家人也是悉心照料。生活中她还是个热心肠,每当大家对她交口称赞时,她总是谦虚地说:“自己就是个平凡的人,对老人孝顺,对家庭尽责是我应该做的,人都有老的一天,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的明天。”2004年,安徽姑娘闫绍秀和黑龙江小伙李宗真相知、相爱,次年两人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因为二人都没有工作,结婚后丈夫李宗真就外出打工,那时李宗真父母均已年过六旬,体弱多病,为方便照顾老人,闫绍秀就一直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她像照料自己的父母一样伺候着公公、婆婆。公公患有心脏病,婆婆患有小脑萎缩和高血压,行动不便。闫绍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微不至照料着公婆的日常生活,婆婆不能端碗吃饭,每顿饭她都要喂老人,老人每吃一口饭都很慢,她都会耐心地等待,保证让婆婆吃好每顿饭,还要给婆婆洗脸、定时喂水吃药、接大小便等,每接一次大便她都给婆婆的下身清洗干净,以免老人不舒服。她还定期为婆婆洗澡、洗头、擦身换衣……她精心伺候着公婆,从没叫过一声苦,也没说过一声累。

  “自从妻子嫁到我们家,就没有享过一天福。相夫教子,长年服侍有病的老人,遇上她是我们全家的福气,我们亏欠她的太多了。”每每提起妻子,李宗真总是充满感激。

  因为婆婆行动不便,不能经常出门,不仅需要生活上的照料,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闫绍秀每次参加社区活动回家后,都要把有趣的事讲给婆婆听,跟老人唠家常,听婆婆讲过去的事情。在她心中,丈夫的母亲就是她的母亲,照顾公婆就是她的责任,婆婆逢人便说:“有个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儿媳,我家小秀比我亲闺女还亲。”

  为了照顾患病卧床的婆婆,闫绍秀很少回娘家,偶尔回去一趟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着父母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2008年,疼爱她的父亲由于意外离开了人世,她在父亲坟前长跪不起,她流着泪说:“爸,别人都说我是一个好儿媳、好妻子、好母亲,但我却不是一个好女儿,这一生我最对不起的人就是您啊!”

  俗话说言传身教,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儿子从小到大,闫绍秀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每次家里买了儿子喜欢吃的东西,儿子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奶奶不舍得吃就硬往他们嘴里送,孝老爱亲成了这个家的家风。

  在孝敬公婆、照顾家庭的同时,闫绍秀也不忘热心帮助他人。邻居姜大娘老伴去世多年,子女长年在外地打工,老人腿脚不好,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自己有时不能料理。闫绍秀就经常上门探望,陪老人聊天谈心,帮老人购物、做家务。 温馨的家庭是和谐社会动力的源泉,闫绍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孝道的精神,在日渐喧嚣的世界里,她的爱,她的行动,给我们吹来了一股和谐社会的春风。

责任编辑: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