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1月5日讯 4日,哈市遭遇“雾霾锁城”。雾霾天如何正确防护?哈市疾控中心专家为市民进行支招。
心肺疾病等人群少出门
老人、儿童、孕妇及患有心肺疾病的人群,在雾霾天气时要避免户外活动,如果必须出门要采取戴口罩等防护措施;外出回来后应及时清冼面部及裸露的肌肤。尽量关闭门窗,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室内颗粒物的污染。
警惕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
记者从中医大一院儿科了解到,近日受气温下降和雾霾天气的影响,患呼吸道疾病的小患者不断增多,一些小患者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科陈宏副主任介绍,0~2岁的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或下呼吸道感染3次;3~ 5岁的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6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6~12岁的儿童,每年上呼吸道感染5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同时,两次呼吸道感染的间隔时间至少7天,就可以诊断为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便可称为“复感儿”。
陈宏提醒,雾霾天要减少孩子的室外活动,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外出回家后勤洗手,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时,要在医生帮助下制定长期治疗方案,改善体质,帮助患儿减少发病率。
口罩选N95、KN95及以上标准
雾霾天如何选择口罩?哈市疾控专家建议,选择标有KN95或N95(在标准规定的测试条件下,过滤非油性颗粒物最低效率为95%的口罩)、FFP2(最低过滤效率94%)及其以上标准的口罩。除了防护功能外,还要结合使用者的脸型和舒适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有效的防护。
佩戴口罩前后要洗手
佩戴口罩前以及摘下口罩后都必须洗手;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佩戴口罩后,避免触摸口罩;若必须触摸口罩,在触摸前后都要彻底洗手。口罩每次佩戴后,必须进行佩戴气密性检查,如有漏气需调整头带、耳带位置;如果不能取得密合,需要更换口罩型号。根据口罩的呼吸阻力和卫生条件适时地更换口罩,但是如果接触过传染性环境或发现部件坏损应立即更换。
三类人群戴口罩需谨慎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佩戴口罩。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如配有呼气阀的防护口罩,降低呼气阻力和闷热感,佩戴前应向专业医师咨询,确认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合;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应向医生咨询,寻求专业指导,心肺疾病患者佩戴口罩会造成不适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脸型小,一般口罩难以达到密合的效果,建议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适合儿童佩戴的防护口罩。
选空气净化器看准CADR数值
家庭选购空气净化装置时,首先要注意选择对PM2.5有效的净化器,才可以降低雾霾对室内污染程度。净化器的洁净空气量(CADR)表示净化效果,CADR最好大于每小时90立方米,CADR低于或接近于30立方米的空气净化器不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空气净化器要达到净化效果,必须根据房间面积和净化器的功率和净化效率,开启一定的时间,才能降低室内雾霾颗粒物的污染程度。另外,净化材料也是有使用寿命的,应根据污染程度和使用时间及时更换,避免造成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