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7日讯 兰西县年产秸秆130余万吨,以往每到秋收季节,农民们的习惯做法是一把火将秸秆烧掉。
管住秸秆“一把火”,不仅要在“禁”上想办法,更要在“用”上下功夫,关键在于“找出口”。按照绥化市《关于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意见》及全市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海伦现场推进会议的要求,兰西县进一步明确了“堵疏结合、以疏为主、以用促禁”的工作思路,通过能源化利用、饲料化利用、工业化利用、肥料化利用和基料化利用等渠道,推动生物质能、秸秆饲料、纤维原料、商品有机肥等新技术实现产业化,努力打通秸秆综合利用“最后一公里”,深度开发生态红利,助推绿色发展。目前,这个县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超过40%。
秸秆是用途广泛的生物资源,但如何把秸秆从田间地头收集上来是急需破解的难题。兰西县以培育秸秆利用企业为核心,灵活机动地把秸秆收储点设置到田间地头,探索了大规模打捆、专业化运输、环保式处理的收储模式。
在康荣乡境内202国道两侧的农田里,一捆捆打包好的金色秸秆排列有序,等待被专用货车运送到利用企业。康荣乡荣泰村农民孔庆林高兴地告诉笔者:“自从有了文海生物质能源开发公司,我家的玉米秸秆就再也不烧了。这家公司直接到地里清理、打包后运走,不用我们操一点心,也不用我们费一点力,每亩地能节省整地费用70多元呢。”
文海生物质能源开发公司2006年建立,主要生产环保型秸秆固化燃料,并为周边市县的生物质发电企业供应原料。今年,兰西县把握被我省确定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的契机,争取项目补贴资金1000万元,重点支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企业优先发展。文海生物质能源开发公司成为了此项政策的受益者,公司每回收一亩地秸秆可获得补贴20元,每生产一吨固化燃料可获得补贴100元,为公司扩大秸秆回收范围和数量提供了条件。
据文海生物质能源开发公司总经理王文海介绍,相对于煤炭等传统能源,生物质颗粒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硫,环保效益十分明显;而相对于电能、燃气等清洁能源,产生同等热量的生物质颗粒燃料价格仅相当于它们的三分之一,价格优势十分突出,因此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王文海告诉笔者,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今年公司新上了4台进口打包设备,预计回收202国道和绥肇公路沿线20万亩农田的农作物秸秆10万吨,所有回收的秸秆除自己公司生产使用外,其余被周边县市的热电企业订购一空。
同时,兰西县积极推动农村户用生物质锅炉改造和城镇建成区燃煤小锅炉生物质能源改造,为秸秆固化燃料造声势、找销路。目前安佑饲料等3户企业的锅炉改造已经完成,兰西镇永久村黄崖子屯锅炉改造实现了整屯推进,全县户用秸秆燃炉改造达到550户。这些鼓励措施极大激发了企业的发展信心,王文海充满信心地说:“公司明年将继续扩大规模,至少再上15台打包机,在全县每个乡镇都建立回收点和生产基地,计划回收40万亩以上的农作物秸秆;同时以乡镇为单元,陆续建设年产5000吨至1万吨生物质固化燃料加工厂20家,年消耗秸秆约30万吨,在有效解决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以及秸秆运输威胁交通安全等问题的同时增加企业效益。”
兰西县还把秸秆饲料化利用作为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和循环农业的重要抓手,通过发展草食畜牧业消耗秸秆。目前全县畜牧业规模场区90%的秸秆都实现了青贮或黄贮,年消化秸秆12.3万吨。而通过不断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兰西使秸秆的原料化利用实现了升级。今年以来,这个县与国内20多家企业进行了洽谈对接。其中投资5000万元的四川火车头星河生物质环保建材生产项目已开工建设,建成后年可收储秸秆12万吨;北京元易生物质天燃气项目已完成注册和选址;中南粤水电生物质发电、兰康无甲醛环保秸秆板等多个项目也已初步确定了投资意向。此外,兰西县还进一步加大了秸秆还田力度,大力推广秸秆直接还田耕作模式和秸秆堆沤造肥还田技术;同时稳步发展食用菌产业,不断扩大这一产业对秸秆基料的需求。
兰西县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步伐,通过推进具有农区特色新型工业化,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的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格局,力争到2018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到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