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8日讯 对基础要素实施有效的动态管控,是公安工作的根基,更是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支点,因此,必须下大气力抓好这些基础性、源头性、支撑性的工作。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公安机关不断强化社区警务室和社会警务室建设,通过实施“传统警务+科技创新”模式,建立起了161个社区警务室、201个农村警务室,加上医院、学校、工厂、客运等各类警务室,总数达到了685个。
在街面设立的10个警务室还涵盖了巡逻防控、应急处置、接处警、交通管理、便民服务、宣传提示等职能,既可作为区域驻守、街面巡逻的工作室,又可进行交通违法信息的查询和办理等,为市民提供安全高效的服务。
“警务室就建在百姓的身边,不仅让我们心里感到踏实,还真正体会到了零距离沟通、心贴心服务。”家住浏园小区的王自强说,“我记得前两天邻居在路上丢了钱包,就是通过路面警务室监控找到的。”
齐齐哈尔市公安局除在各警务室设立高清摄像系统外,还投入1320万元购买了巡逻车、多功能综合指挥车和特种装备车,安装了91台GPS定位、4G图传和行车记录系统,为社区民警配备了200部X3平板电脑,初步实现了基层警务活动的智能化。
齐齐哈尔龙沙公安分局彩虹派出所教导员王法介绍说,如今的警务室民警全部实行专职化,除在派出所值班外,全部沉到警务室做治安防控、人口管理、信息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服务群众等基础工作。收集情报信息的方式也由传统的靠民警“一双眼”发现问题转变为各类工作人员+群众+电子信息设备提供信息。
前一段时间,王法带领社区民警到五福社区参加社区例会,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将反映的“人、情、地、物、事”等信息进行了整合归类,并积极协调社区、物业解决了一些困扰居民的难题。
民警的真情服务让居民们十分感动,更加积极地配合警务室民警工作,一位居民在看到转发的《黑龙江省公安厅悬赏缉捕盗窃、抢劫、诈骗犯罪案件在逃人员》电子信息后,提供了一条非常有价值的线索,民警借此抓获了潜逃多年的嫌疑人王某。
借助互联网,各警务室还打造了各自的“微警务平台”,通过“工作群”的微视频、走访照片和文字,让全体民警直观地了解各个社区情况,成为民警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又一有效途径。通知、文件、警情信息也直接传送到了每名民警手中,将民警的手机变成了一部浓缩版的“警务通”。
“社区警民联防微信群”、“微警务微信群”、“民生110微信群”……一大批集收集线索信息、宣传政策法规、提供便民服务的微信平台也相继建立。东市场社区王淑杰大娘说:“我们有什么需要民警帮助的,在群里说一声就会得到答复,真的很方便。”
“前一段时间,有一个男孩负气离家出走,我们及时通过警务室微信群发布信息,短短的2小时内,消息就被转发了5000余次,最终帮家属找到了孩子。”梅里斯公安分局雅尔塞派出所民警张天威表示,基层警务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改变了民警的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受益最多的无疑是广大人民群众。
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我市公安局实施“传统+科技”模式,警力跟着“百姓需求”走,警务围着“群众安全”转,着力把警务室打造成维护稳定的第一层防线、防控犯罪的第一道屏障、服务群众的第一平台,而基层警务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