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齐齐哈尔
搜 索
齐齐哈尔大学生网购崇尚花钱买实惠 理性淘廉价
2016-11-10 10:30:40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唐梦露 戚莹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0日讯 电商自创的节日“双十一”购物节已经到了第八个年头,在商家推陈出新的卖力吆喝以及诱人的折扣面前,众多网购一族都忍不住亢奋地添加着购物车,为一天的购物狂欢做准备。而作为网购主力军的大学生们,面对“双十一”、“双十二”这样的促销模式,他们则显得更为淡定理性,不再一味跟风抢购了。

  网购物品五花八门零食电子产品比率大

  11月4日12时,齐齐哈尔大学东区超市内的快递包裹代收站里挤满了前来取快递的大学生。记者通过走访统计,圆通、中通、申通、韵达等几家快递公司日均包裹量都在千件左右。其中,图书类的网购份额占总量的10%,大学生们选择的购物网站大多是淘宝网。而在快递行业有龙头地位之称的顺丰快递,每日的到件量仅有100余件,包裹内的物品多为电子类产品,消费金额偏高于其他网购商品,大学生们选择的网站也各有偏好,注重价格和口碑成为明显分水岭。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齐齐哈尔大学生网购商品类别中,排名前五的分别是:食品、服饰鞋包、日用百货、电子产品、书籍,而用于网购上的花费也有理性型和冲动型的差别。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吕同学说:“今年的‘双十一’很多商家都要求预付定金,我不想凑这个热闹,怕付了定金又后悔,那就不划算了。”机电工程学院的大一新生孙同学说:“平时我很少逛街,也不会讨价还价,一般日常用的东西都在网上买。现在和同学熟悉了,还时常一起团购方便面、牛肉干等食品,这样真是又省事又省钱。”出于便宜省心而网购的想法在男生中占较大比率,但同时,他们也是电子类产品的主要消费者,男生和女生的消费领域从学生时代就呈现出有趣的性别差异。

  网购练就火眼金睛“90后”弃物也能换成钱

  网上购物有时会碰到货不对板、以次充好、线下付款后商家不发货的情况,很多成年人甚至都对这种网购骗局无计可施。采访中,有大学生表示,对于网络上的购物陷阱,他们总结出一整套的防范措施。经济管理专业的齐同学告诉记者,网上购物要用网站自有的对话软件与商家沟通,不要私下用QQ、微信等联系方式;付款时不要离开购物网站的结算平台,更不能从银行或者支付软件上直接打款给对方;尽量不要将银行卡绑定支付平台,以防被人恶意窃取盗号。有了这三招,被骗的可能性就不大了。网购让齐同学乐此不疲却没有花得身无分文,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他发现了一个变废为宝的渠道——卖二手。

  目前,记者了解到很多网站都开设了售卖二手商品的平台,本着环保的理念,卖二手成了很多大学生的新尝试。用过的教材、参考书、手机、笔记本电脑,买回来不喜欢的衣物、八九成新的日用品都能卖掉换钱。记者发现,由于网购的便捷性,让很多的“90后”大学生都将网购当作了一种生活方式和乐趣,这中间还有一部分头脑灵活的学生在虚拟世界的买与卖中找到了与社会接触交流的桥梁。此外,大学生日渐增强的辨别能力以及慢慢成熟的理财观念,也让网购不再是无收入一族的消费负担,进而演变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责任编辑:彭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