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1月13日讯(记者 杨帆)多年来,扎根社区,奉献社会,陪伴脑瘫儿子默默“行走”24年,搀扶百余位空巢老人走出冰冷的“巢”,认证服务时间2605小时,用无私大爱温暖需要帮助人的心灵。

孙雅芳。
52岁大庆市民孙雅芳,如今,她志愿服务制度化,成立阳光家园爱心工作室、阳光助老服务队,继续用爱温暖这个世界。
26年前,由于早产和窒息,孙雅芳的孩子成了脑瘫儿。26年间,她历尽艰辛,带儿子求医问药,得到了认识和不认识朋友的热心帮助,让她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激发了她组织和做好爱心志愿服务的热情。在她的带领下,截至目前,服务队共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968次,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达9000余人次,组织志愿活动累计认证时间127090小时,带领志愿缝纫小组义务缝补衣物、旧物改造等3800余件。
2003年,孙雅芳成为了阳光家园小区最年轻的楼长。2012年,大庆市政府和大庆油田矿区事业部推行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成立了爱心工作室,她选择了做负责人,回报这20多年来得到的关爱和温暖,“再累再难,这个担子我担了!”她说。从此,早晨4点起床给儿子按摩,8点准时去爱心工作室,一边给孩子按摩,一边琢磨着,邢大娘该买气了、管大娘要取钱了、梁大爷的血压又高了……满脑子都是工作室的事。
为了了解居民情况,她到小区挨家挨户走访,一个一个摸底,回到家又建立帮扶对象手写档案和电子档案,经常忙到凌晨一点多。阳光家园有75岁以上老人381人,特殊群体70人,60岁以上老人1000余人。在物业管理二公司和东湖社区工作站的扶持下,先后成立了7个志愿服务小组,组建了一支阳光助老服务队和一个大学生志愿团队。以70岁以上老人、空巢老人、特殊群体和子女在外工作的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大事小情帮一把、困难居民扶一把、特殊群体助一把、燃眉之急拉一把、空巢老人亲一把、邻里之间乐一把”的“六个一把”活动,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现在退休的老人越来越多,老人的幸福关系到他们的子女能否安心工作,孙雅芳正在探索一条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阳光助老志愿服务”为补充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经常有人对孙雅芳说:“傻大姐,一分钱不挣,还倒贴钱,图的啥呀?”她都会笑着说:“傻子的快乐别人是体会不到的。”作为爱心工作室的负责人,要想带动身边的人做一件好事,自己首先要做几十件、甚至上百件的好事。她已经累计捐款4万多元。工作室从开始的几名志愿者发展到如今的196人,大学生志愿者1084人,并带动出大庆市好人田继兰,黑龙江省优秀志愿者卢春艳,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刘荣稳、宋延超等一批志愿者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