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龙江大小事
搜 索
[编辑推荐]雪后摔伤高发地要当心 雪天防摔谨记八点
2016-11-15 11:18:06 来源:东北网综合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5日讯 13日晚,哈市下起了雨,地面迅速结了一层薄冰,这使得近日摔伤人数急剧增加。14日14时,记者从市第一医院、市第二医院、市第四医院、市第五医院和市骨伤科医院的急诊和骨科门诊了解到,13日19时至14日14时,共收治近二百位不慎滑倒摔伤的患者。

   三处雪后摔伤高发地要当心

  “从13日的8时到24时,我们医院的骨科门诊一共接诊了52位摔伤的患者。昨天一早,又接诊了13位摔伤患者。”市第五医院骨科八病房副主任甄鑫刚告诉记者,“根据门诊的统计,马路牙子、公交车站台、单元门口成为患者摔伤的高发地点。”

  “在我们接收的患者中,有9位市民是在公交车站台处摔伤的。有一个是着急赶公交车,因此,在追跑的过程中不慎摔伤。还有的人是在下公交车时,着急下车未注意地面的薄冰,结果发生摔伤。”甄鑫刚告诉记者。

  “通过医生对患者的询问,我们发现,除了公交车站台,单元门口尤其是带台阶的门口,有薄冰的马路牙子也是摔伤的高发地。因此,市民外出时一定要注意这三大地点。”甄鑫刚表示。

  防滑指南

  鞋

  不要穿高跟鞋、硬塑料底鞋,最好穿保暖、防滑性较好的鞋子。

  衣

  尽量不要穿白色或者浅灰色的衣服,应选择色彩鲜艳的外套,这样过马路或行走时容易被发现,过往司机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尽量戴帽子,别戴耳包,更不要使用耳机,影响听力,有可能听不清汽车的声音,忽视了正在靠近的汽车。

  行

  出门步行速度不要太快,步幅要小,要尽量踩有雪的地方。过马路时要看清道路的人行横道线,尤其当道路被大雪覆盖的时候,过马路一定要看清左右方向来往的车辆。撑伞不要遮住眼睛,走路不要只盯着路面,还要注意前方以及左右方向的来车。

  雪后四类人最容易骨折

  一是小孩儿,孩子在雪地里玩打雪仗,因奔跑过快而滑倒后出现不同程度摔伤;

  二是老人,老年人骨质变得疏松,稍有不慎即可能摔成骨折;

  三是穿高跟鞋的年轻女性,穿高跟鞋在雪地上行走,鞋底极易打滑而摔倒;

  四是骑车的男士,冰雪天气路面光滑,自行车和摩托车容易打滑摔倒,从而遭遇意外事故。

  骨折部位勿揉捏

  每年下雪摔伤部位最多的就要属手腕了,要摔倒时,一般人的反应肯定是用手先撑住地面,这就很容易造成手腕骨折,且多发生在50岁到60岁的女性。专家建议,在失去重心时,尽量以身体的侧面着地,避免关节部位直接撞击地面。在倒地后,如果意识清楚,不要立即就从地上爬起,特别是老年人更加要注意。

  正确的方法是对自己各个关节进行自检,看看主要的关节是否都能活动。

  人们摔伤后往往有一个误区,有人为减轻疼痛,大都会揉捏骨折部位,其实,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本来骨折后,内出血还凝聚在一块,如果一揉搓,血液便会疏散开来,这样不仅会加重骨折,还可能导致骨折裂端刺破血管和神经。

  一旦摔伤后,局部应用冷水或冰敷,严重疼痛或症状不能消退的必须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尤其是髋关节的骨折,应立即停止活动,最好平躺并立即联系120。

  雪天防摔谨记八点

  雪天出行,如何确保安全?下面八条建议,供您参考。

  1.老年人,特别是60岁以上的骨质疏松患者尽可能不要出门。

  2.穿鞋要注意,出门时尽可能换上鞋底粗糙、有条纹的平底鞋、防滑鞋,女性不要穿高跟鞋。

  3.手中切忌提重物,双手尽量不要插在兜里,适度摆动能增加身体平衡;上下台阶时,要掌握好身体的重心,如有护栏,应尽量用手抓紧,保持身体平衡。

  4.步幅尽量小,速度尽量慢且保持固定步调;如果刚刚下过雪,最好踩着别人的步伐前进,不仅省力气,走得也更牢;一旦路面结冰,脚踩光滑的冰面及大理石路面或冻雪行走时,要像企鹅一样迈着小碎步前进,让双脚平摊身体的重量,不容易摔倒。

  5.一旦滑倒,可用双手支撑一下,就算手腕骨骨折,也比大腿骨折容易治疗,尤其是老年人大腿根骨折,轻则需要手术固定,重则需要换关节,甚至因卧床导致致命并发症。

  6.如果摔倒后发现身体某部位疼痛、肿胀或出现畸形,不要急于起身,应先检查哪个部位摔伤了;上肢受伤可用书本、硬纸板或木板捆绑固定,并用毛巾、围巾等物将患肢悬挂在脖子上;如果臀部、腰部疼痛剧烈,千万不要乱动,此时应该尽快呼救,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7.出门最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不宜骑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驾驶技术一般的人,最好也不要开私家车出行。

  8.不要按照平时习惯判断机动车的行驶路线,尽量与机动车保持一定距离,防止被机动车碰到。

  雪天出门摔伤自救守则

  雪天走路:走人行道防摔伤

  雪天行人要走人行道,不要在机动车道上行走,防止被侧滑的车碰到;走路速度不要太快,最好穿防滑鞋或旅游鞋,切勿穿硬塑料底鞋。如果突然摔倒,尽量别用手腕去支撑地面,因为这种摔倒姿势最容易造成手臂骨折。一旦摔倒发生骨折,切不可乱揉乱动,应用围巾、书本等工具固定好骨折部位,请求他人帮助,立即到附近医院治疗。

  雪天骑车:低速行驶勿抢行

  雪天骑自行车、电动车出行者,出门前要先检查车闸是否失灵;上路后要低速行驶;不要在易结冰打滑的地砖上骑车;切勿与机动车抢道,防止被发生侧滑的机动车碰伤;在有较厚积雪或者有薄冰的路面,最好下车步行。

  雪天出门:谨防心脑血管病

  专家介绍,气温越低,急性心肌梗死与脑卒中发病率越高。雪天外出时,应注意防寒保暖,一定要戴好帽子、围巾和手套。下雪、化雪的时候天气格外寒冷,心脑血管病人应减少外出。

  雪天锻炼:尽量安排在下午

  由于心血管病发生的高峰期一般集中在上午6时至中午12时。因此,这一人群雪天要减少户外活动,即使锻炼也应在下午进行,并要注意添加衣服,经暖身活动身体发热后再适当减衣服。锻炼结束后,应擦干身上的汗水,并立即加衣。

  摔伤自救:先检查何处摔伤

  一般雪后骨折多集中在脚踝骨、尾骨和腰椎。专家提醒,摔倒后不要急于起身,应先看看自己是大腿、腰部还是手腕摔疼了。一般大腿和手腕骨折较轻的,人们还能勉强活动;如果腰疼,千万不要随意乱动,因为腰椎骨折后如果随意活动,很可能造成关节脱位,严重时下肢可能瘫痪。此时应该尽快呼救,救人者也不宜随意背抱伤者,而是要用硬板将伤者抬到医院,或拨打120或999急救电话由专业医护人员救助。

(资料来源:中国网、大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