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1月16日讯 17日是“世界早产儿日”,据世卫组织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出生1500多万个早产儿,其中,我国每年早产儿出生率约为10%。近日,记者从 哈市红十字中心医院获悉,近年来,受高龄产妇增加、环境污染、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影响,早产儿数量逐年增多。专家提醒,预防早产,孕妇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定期做孕期各项检查。另外,通过感官刺激等方式进行早期干预,很多早产儿是可以存活并健康成长的。
顺利闯关的“小铁蛋”出生时胎龄仅28周体重才1085克
去年,胎龄28周,出生时仅1085克的低体重危重早产儿“小铁蛋”在哈市红十字中心医院降生,经过43天的抢救及治疗,“小铁蛋”顺利闯过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等重重关卡,成功存活。这是该院收治并成功救治的孕周最小、体重最轻的婴儿。
记者从哈市红十字中心医院了解到,该院去年收治了250多名早产儿,而今年则超过了300名,早产儿不但逐年增多,且胎龄越来越小,体重越来越轻,如今体重不足1千克的早产儿已很常见。据该院儿保科郑敬亲主任介绍,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重大多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各脏器器官的发育和功能并未成熟,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再加上缺氧等,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以及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等问题。
36周早产儿18个月不会说话走路家长才想起检查
“经过早期干预,很多早产儿是可以存活并健康成长的。”郑主任告诉记者,“我曾接诊过一名36周早产儿,42天检查时,孩子除了肌张力差、吃奶不好,脑部也有损伤,5个月时还不会翻身,通过早期干预,孩子各项指标都得到了改善,8个月时就能扶着东西站起来了,生长发育追赶上了正常孩子。同样是36周早产,另一个孩子18个月了不会走路、不会说话,家长这才带孩子来检查,已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间,为时已晚。”
郑主任提醒,早期干预最好从出生后42天开始,越早检查效果越好。早产儿大脑尚未发育成熟,通过进行各种感官刺激及各类训练,可提高智能体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得到明显改善。
孕妈患妊娠期疾病易致早产
郑主任提醒,预防早产,女性要做好孕前咨询及检查工作,积极治疗阴道炎、宫颈炎、尿路感染、牙周炎等慢性疾病,改变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孕期保持心情愉悦,精神放松,定期做好各项检查。
哈市医学专家们分析认为,母体患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高血脂等,孩子早产的几率就会比普通孕妇高很多。孕期压力大、抑郁、焦虑、熬夜、吸烟等也会增加早产发生率。另外,高龄产妇增加、试管婴儿增多、环境污染严重等也可能导致早产。
17日9:00-11:00,在哈市红十字中心医院住院处二楼新生儿科,将举办“有爱、有未来”关注早产儿健康义诊咨询活动,由医院儿保科和新生儿科资深专家郑敬亲主任、副主任孙燕萍、副主任医师李晓华现场解答早产儿家属疑问,欢迎各位准妈妈及新生儿家长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