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女子接客服退货电话 多个心眼去求证躲过被骗
2016-11-18 09:27:33 来源:东北网  作者:关鹏程 孙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8日讯“多亏回拨个电话,否则就中了骗子的圈套!”回想起“双11”,与电信骗局擦肩而过的惊险一幕,市民王女士至今仍心有余悸……

  原来,“双11”上午,王女士在网上给儿子买了件价值1200元的羽绒服,下午4时许,王女士突然接到自称是网店客服打来的电话,称王女士买的那款羽绒服没货了,可以退款,同时给王女士发来一个退款链接。当王女士打开链接准备退款时发现,“以往退款不用填写卡号、验证码什么的,这次退款怎么让填这些内容”,这引起了王女士的警觉,于是她立即登录网店官网页面,并拨通客服电话进行核实,结果客服回复“并没断货”,而且也没有客服主动与王女士联系过。至此,王女士确信“遇到骗子了!”

  其实,如今像王女士这样无意间掉进电信骗局的市民不在少数,但与一些蒙受诈骗损失的受害者不同的是,王女士因具有较强的反诈意识,能在陷入骗局后成功脱险,免受损失。“通过这一个案,既反映出当前电信诈骗无孔不入的现状,同时也让人看到了对于电信诈骗的可预防性!”结合王女士的经历,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电信诈骗新型违法犯罪查控中心”(以下简称“查控中心”)民警告诉记者,虽然电信诈骗是一种易发且难遏制的新型犯罪,但由于该犯罪属于可预防性犯罪,只要市民能提高防范意识,并能正确应对,骗子还是很难得逞的。对此,反诈专家也表示:如果防范得力,至少八成以上的电信诈骗能够得到有效遏制!

   [特点]认清诈骗特征才能有效防范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施治,预防电信诈骗也是同样的道理,必须认清该犯罪的典型特征才能进行有效防范!”采访中,民警并未急于向记者介绍预防电信诈骗的具体手段及途径,而是详细分析了电信诈骗所具备的典型特征。因为,在民警看来,“忽视特征谈防范,只能是治标而不治本的权宜之计!”

  那么,当前电信诈骗到底有何典型特征呢?对此,民警将其归纳为五方面:首先,犯罪人员组织化。电信诈骗团伙多划分有“指挥组”、“技术组”、“实施组”、“取款组”等,各组分工明确、环环相扣;其次,犯罪隐蔽且智能化。电信诈骗主要是通过电信、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在虚拟空间实施智能化犯罪,既没现场也少有痕迹物证,很难及时打击;第三,犯罪空间跨度大。电信诈骗跨地区、跨国境犯罪已经成为常态。作为一种典型的远程非接触性犯罪,电信诈骗犯罪突破了传统犯罪的概念范畴,受害人一旦受骗很难挽回损失;第四,专业化程度高。电信诈骗过程分多个环节,各环节间衔接紧密,配合高效,形成“一条龙”的犯罪模式,极具隐蔽性和杀伤力;最后,手段升级变化快。电信诈骗多紧跟社会热点,精心设计骗术,针对不同群体量身定做,步步设套,诈骗内容也不断翻新,令人防不胜防。

  “认清并了解电信诈骗所具有的典型特征,既有助于提高市民主观防范意识,更能实际指导市民采取正确的防御措施!”民警告诉记者。

   [防范]不轻信多核实远离诈骗陷阱

  据了解,当前电信诈骗主要分两大类:一是犯罪分子在境外通过网络电话实施诈骗。主要由台湾人组织实施,此类案件约占全部电信诈骗案件的20%,但经济损失却占60%;另一类是犯罪分子在境内通过电话、短信、网络实施诈骗。地域性职业犯罪群体在自己生活居住乡镇,对全国实施诈骗。此类案件约占全部电信诈骗案件的80%,经济损失占40%。

  “就我市情况看,上述两种类型的电信诈骗应该都存在,这也显示出防范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详细介绍了电信诈骗特征后,民警就市民关心的“如何防范电信诈骗”的问题进行了着重讲解。

  “防范电信诈骗,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主观防范意识。”对于如何防范电信诈骗,民警建议市民要做到“三不一要”:一是不轻信。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对方使用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不给不法分子留有行骗的机会;二是不透露。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三是不转账。学习了解银行卡常识,保证自己银行卡内资金安全,绝不向陌生人汇款、转账;“一要”,即要及时报案。万一上当受骗或听到亲戚朋友被骗,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开展侦查破案。

  “总之,防范电信诈骗就是要做到,陌生电话勿轻信,对方身份要核清,家中隐私勿泄露,涉及钱财需小心,遇到事情勿惊慌,及时拨打110!”为了方便市民记忆,民警将防范电信诈骗的策略编成了一段易懂、易记、易用的“顺口溜”。

   [对策]掉进诈骗圈套需会正确应对

  虽说电信诈骗属于一种可预防性犯罪,但面对无孔不入、五花八门的电信骗局,即使是提高防范意识也难免会误中诈骗圈套,而一旦不幸掉进骗局,那又该如何应对呢?

  “增强防范意识只能让电信骗局不近身,掌握防骗对策则能及时挽回受骗损失!”采访中,民警再三向记者强调了“掉进电信骗局该怎么办”的问题。民警提示:首先,遇到电信诈骗电话或信息,应及时记下诈骗分子的电话号码、邮件地址、QQ号及银行卡账号,并记住犯罪分子的口音、语言特征和行骗经过。然后,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侦查及追缴账款等工作;其次,如被骗钱款后能准确记住诈骗的银行卡账号,则可以通过拨打银联中心客服电话的人工服务台,查清该诈骗账号的开户银行和开户地点;第三,通过电话银行冻结止付,即拨打该诈骗账号归属银行的客服电话,根据语音提示输入该诈骗账号,然后重复输错五次密码就能使该诈骗账号冻结止付,时限为24小时。若被骗大额资金的话,在接报案件后的次日零时再重复上述操作,则可以继续冻结止付24小时;第四,通过网上银行冻结止付,即登陆该诈骗账号归属银行的网址,进入“网上银行”界面输入该诈骗账号,然后重复输错五次密码就能使该诈骗账号冻结止付,时限也为24小时。如需继续冻结止付,则可以在次日零时后重复上述操作。

  此外,采访中民警还特别强调,从电信诈骗目标群体上看,老人、学生、妇女及与钱财接触密切的人均属高危群体。“这类高危群体更需提高防范意识,并掌握正确的反诈骗手段。”的确,公安机关调查显示:从受害人性别上看,女性占70%以上;从年龄上看,中老年人占70%。同时,一些财会人员和经常有资金往来的人,也是电信诈骗分子常锁定的行骗对象。

  -相关链接防骗“宝典”

  ★“六个一律”

  1、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断;

  2、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断;

  3、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要求汇款的,一律挂断;

  4、所有短信,让你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

  5、微信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八个凡是”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不要信;

  2、凡是让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不要信;

  3、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不要信;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不要信;

  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不要信;

  6、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不要信;

  7、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不要信; 8、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不要信。

责任编辑: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