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亲人意外去世 改行医生走上十年公益路
2016-11-23 08:53:16 来源:大鹏新闻网-牡丹江晨报  作者:栗振江 魏医蒙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23日讯 从学校毕业后的于春琳成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成了她生活的日常,从医六年,她多次帮助病人战胜病魔。改行后,她仍未停止助人的脚步,坚持十年行走在公益道路上,用自己柔弱的双手托起他人对生活的希望。

   一场意外让她走上公益路

  2006年,于春琳的三姐癌症手术期间,姐夫因车祸去世。此后,于春琳将姐姐和外甥接到家里照顾,她的决定得到丈夫的支持和理解。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在帮助外甥完成学业。正是因为他人对外甥的资助,让于春琳心怀感恩,于是,她下定决心,从此也要帮助别人。

  从那时起,于春琳开始频繁地参加公益活动,经常去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等地方慰问。后来,通过在医院工作的同学,她了解到了一些身患重病的人,无钱医治,于是开始默默捐款资助他们。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于春琳深知这一点,于是开始呼吁自己身边的亲朋,一同参加到助人的行动中。2014年,于春琳和几个朋友成立了“微爱联盟”,建了微信群,在了解到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就群策群力。人多了,力量也就大了。

   孩子眼中她似母亲般温暖

  2014年,通过本报“爱心·帮”的报道,于春琳和团队的志愿者们结识了尿毒症男孩小志敏。小志敏的父母都是普通农民,他还有一个年幼的弟弟,为了给小志敏治病,家里早已四处举债,如今,小志敏每周需要进行的3次透析费用成了家里最大的负担。于春琳和群里志愿者商量后决定,每个月给小志敏捐助至少1000元,供他做透析直到现在,还为小志敏找老师辅导文化课。于春琳每周都会和小志敏通电话,甚至在给自己儿子买衣服的时候,也会想着给小志敏买一套。“琳琳姨像妈妈一样。对我特别好,我希望她能永远健康。”记者向采访小志敏了解情况时,小志敏对于春琳的喜爱溢于言表。小志敏说,自己眼中的琳琳姨笑起来很温暖。因为和于春琳的关系要好,小志敏一度坚持让妈妈用自己和琳琳姨的合影做微信的头像。

  今年夏天,于春琳又结识了父亲因癌症去世,母亲患尿毒症的初中女孩小秀灵。为了帮助她们母女渡过难关,在她的呼吁下,群里的志愿者们决定将小秀灵也作为长期资助对象,和志敏一样,每个月为其捐款至少1000元用于生活和上学。

  孤老人眼中她似女儿般贴心

  “这丫头心眼好,对我像自己的亲人一样,我也把她当女儿一样看待。”说起于春琳,长年接受于春琳帮扶的孤寡老人张亚玲如此评价。

  此外,于春琳还帮扶患尿毒症的7旬孤寡老人张丽清直到其去世。2015年,于春琳和朋友去张丽清家探望,发现老人的饭桌上只有一个馒头和一杯白开水,原来,老人省吃俭用为了攒钱交取暖费。看到老人这样,于春琳既难过又心疼,第二天便组织朋友筹集6000元给老人交了取暖费,剩下的给她用作医疗费。没多久,张丽清因病情恶化住院,知道老人拮据,于春琳连夜为其筹集一万多元的手术费。不幸的是,术后没多久,老人病情二次复发最终离世。得知这个噩耗,于春琳和朋友送了老人最后一程。

   同事眼中她是爱的天使

  “公益不是看你捐了多少钱,而是你唤醒了多少人的爱心;公益的核心思想就是唤醒良知,唤醒善良。”于春琳说,这是她很喜欢的一段话。帮助别人的同时,她也心怀感恩,因为每一次做公益,她身边的家人、同事、朋友都会一起参与。如今,他们的小队伍已有百余名志愿者。“我爱人给我最大的鼓励。”于春琳说,做公益不是捐款那么简单,也会有人质疑,但是每一次,丈夫都给予她鼓励。正是家人的支持,更加坚定她助人的步伐。

  多年的行善之路,朋友们都亲切地称呼于春琳是“爱的天使”。“多是朋友们开玩笑的,我哪有那么伟大,我不过是把别人没有机会去做,做了没有宣传的事情和大家分享了一下,想鼓励动更多的人去做善事。”微小之爱,汇成大爱。慈善的路还很长,于春琳决定一直走下去,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