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11月24日讯 三江治理工程的建设任务主要包括沿黑龙江、松花江、嫩江和胖头泡蓄滞洪区等三江一区,建设总长度2929公里的堤防和相关建筑物。堤防共保护面积6292万亩,耕地3867万亩,人口1074万人,工程总投资约为226亿元——
即便是已经过去了三年的时间,回忆起2013年8月那次抗洪抢险的经历,鹤岗市水务局工程师老兰仍然感到惊心动魄。当时正是黑龙江下游萝北县抗洪抢险最危急的时刻。“虽然全力加固了堤防,但是洪水来得太猛烈了,再加上堤防基础实在太差,肇兴柴宝段堤防被洪水撕开了160米决口,淹没土地30万亩、村庄3个,堤防超保证水位2米多。那时候,水都到房檐上了,江心岛淹得只剩个尖儿。”
三年之后,再次来到萝北县肇兴柴宝段堤防,记者看到被洪水冲开的堤防已经重新修建起来,高大坚固的新堤防取代了原来的土坝。说起三年间的改变,这里的人们无不交口称赞,是及时开展的三江治理工程使他们重返家园,并且不再有被洪水侵袭的后顾之忧。
2013年,一场历史罕见的流域性大洪水侵袭我省,不仅使我省水利工程损毁严重,也充分暴露出我省防洪体系缺乏系统治理,主要江河防洪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与全国其他主要江河相比,我省三江堤防建设水平明显落后,已成为全国大江大河治理的突出薄弱环节。
面对灾害,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提出将我省三江流域防洪工程建设作为全国大江大河治理的重点,力争用3到5年时间全面提高三江干流防洪标准和堤防标准,从根本上增强区域防洪排涝综合减灾能力。省委省政府对三江治理工程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当前和今后几年全力推进的1号水利工程。明确指出:“要抓住国家政策机遇,打造利民便民的交通堤、景观堤,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样板工程,切实提高防洪标准和能力。”
在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今天,三江治理工程无疑是一场与时间的比拼。早一天建成就能早一天受益。在这个我省有史以来最大的水利工程面前,全省上下勠力齐心谋推进,协同作战挑战困难。
从工程开工至今,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多次去国家部委沟通协调工程相关事项,省直各厅局协同作战,各地市积极开展征林征地等工作,我省专门成立了三江工程建设管理局,承担三江治理工程项目的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项目资金管理、生产安全管理等建设管理工作,对工程统一概算、统一标准、统一施工、统一验收。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松花江、嫩江、黑龙江的大部分堤防已经焕然一新,胖头泡蓄滞洪区的建设也初具规模。新修筑的堤防上,新铺就的雷诺护坡在迎水面抵御水流风浪侵袭,坚固平整的水泥堤顶取代了原来的砂基砂坝,经过绿化背水坡在美化堤防的同时还保护了环境。
记者从省三江工程管理局了解到,从2014年正式开工至今,三江治理工程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黑龙江干流、松花江干流、嫩江干流治理工程和胖头泡蓄滞洪区建设全面推进,建成堤防2929公里、建筑物416座,按照批复工期,三江治理工程需要3至4年的时间建设,在2018年完成。现在看,预计今年底黑干、嫩干和胖头泡工程基本完成,松干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整体工程将完成90%以上,工程进度超过预期。今年是三江治理工程建设的关键之年,也是主体工程建设的收官之年,工程建设管理任务繁重复杂。工程年度投资计划达到59.5亿元,占我省重点水利建设年度投资计划的二分之一。为有效推进建设进度,三江治理工程在今年严格把握“工程4月上旬全面开工,5月末土方工程基本完成,6月末迎水侧防护工程达到设计洪水位以上,8月末实施堤顶路面工程,11月上旬完成主体工程”等重要时间节点,强化措施推进,并利用黄金施工期开展施工大会战,50天完成投资23亿元。为确保质量安全,工程全面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实现三方共同质量检测,开展质量巡查、检查20余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截至目前,工程质量、进度等各项工作均达到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