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幽默的人好相处

民权村贫困户宋文福精心照料“致富牛”。东北网记者 许俊鹏 摄

民权村贫困户张国臣接受东北网记者采访。东北网记者 许俊鹏 摄
记者采访时,民权村肉牛养殖小区的变压器坏了,李义军急忙打电话给电业部门协调维修,凭借私人关系,不但维修快还节省了资金。
现在,已经没有村民再怀疑李义军的能力和为民的真心。当初,贫困户质疑他,“你来行不行,是不是应付了事啊!”“我不是为挂名来的,我要当好参谋。”李义军的回答掷地有声。
做思想工作,李义军在行,尤其是他那一张喜感十足的脸,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再加上他诙谐幽默、接地气的语言,很快就与村民打成一片。
“村民不但有兴趣听你说,还能听得进去,距离拉近了,你再为他出谋划策,他就会跟着你的思路走,最后村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事就成了。”
所谓思想扶贫,就是转变贫困户的观念,树立对生活的信心。这一点,李义军做到了。
责任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