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3日讯(记者 陈显春)13日,全国(伊春)毛皮产业发展峰会在伊春市林都宾馆举行。与会专家、业内人士围绕国内外毛皮产业现状分析及展望如何支持毛皮拍卖行建设、如何发挥养殖联盟的作用、如何加强行业标准建设等内容进行讨论,推动我国毛皮产业整体大发展快发展。

峰会开幕式。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伊春市代市长韩库致辞。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伊春,满语是衣料、毛皮的意思,意为“盛产皮毛的地方”,素有“中国紫貂之乡”的美誉。据了解,毛皮动物产业已经纳入伊春市畜牧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目前,“伊春森林貂”产业已初具规模。毛皮动物产业是以伊润集团为龙头,组建伊春市毛皮动物养殖协会,形成了“公司+基地+林(农)户”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今年,该公司从丹麦购进1.5万只优质种貂,为把伊春建成全国优质种貂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伊春市毛皮动物养殖协会揭牌。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记者从峰会上获悉,我国自1956年开始从前苏联进口水貂、狐狸原种同时利用我国特有的野生乌苏里貉分别作为种源进行饲养繁殖,并在黑龙江横道河子、太康、密山,辽宁金州、吉林大安、山东烟台设立第一批毛皮动物养殖场,至今已有60年了。目前我国的养殖野生毛皮动物皮张主要产区有山东、河北、及东北三省和内蒙,其中山东水貂皮产量最大,河北貉子皮产量最大,东北三省特别是黑龙江省饲养野生毛皮动物皮张质量最好。我国水貂产量从2015年的6000万张减产至今年1800万张,属于水貂养殖大国,但不是强国。

峰会现场。东北网记者 陈显春 摄
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皮草制品消费市场,对高质量的进口水貂皮服装需求极大。伊春独特的“冷资源”优势,与国外主要发达水貂养殖国家纬度相近,环境类似,非常适合毛皮动物的生长繁殖,生产的动物皮张皮板薄韧,绒毛细密丰厚,毛质光泽艳丽,保温性能好,毛皮动物养殖产业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