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6日讯(记者陈显春 王忠岩 王春颖 王明菲 霍枭涵)在16日开幕的2016中国·伊春冰雪旅游产业国际峰会---暨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主题研讨会上,著名旅游经济和管理专家魏小安率先作《冷资源,暖元素,热发展——黑龙江冰雪旅游探讨》的主旨演讲。

魏小安在论坛上做主旨演讲。东北网记者 王忠岩 摄
“龙江有着丰富的冷资源,适度在冰雪旅游产业中加入暖元素,那么一定会成为热发展、热经济,”魏小安在演讲中说,龙江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应该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构筑“A+B+C”模式来创新龙江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据介绍,在这个公式中,A代表吸引中心,不仅要吸引游客,还要吸引政府,抓住吸引中心,一方面需要开发者的远见卓识,另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B代表利润中心,一般形式是日常经营收入及配套房地产建设,也正在形成其他方式;C代表文化中心,衍生发展从而延长产业链,扩大产业面,形成产业群,构造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的总体模式。
“中国的冰雪资源不少,但是真正能够形成冰雪旅游产品的资源地不多,”魏小安在演讲中说,“因此,黑龙江区域内对于冰雪的诠释也应该有分工,我认为那就是——哈尔滨观冰、伊春看雪。”黑龙江冰雪资源禀赋好,城市群基础,构造良好的交通及其他设施基础,但是仍面临着来自于外界的三大挑战:一是冬奥会主场效应,张家口滑雪场群体兴起,形成近距离截留;二是观光型产品的替代,例如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三是国际性挑战,一批世界一流冰雪地,吸引高端客人,远则阿尔卑斯山,形成完善体系,则日本韩国,也形成吸引力,甚至吸引投资商;四是温度偏低,甚至形成极限旅游概念。
对此,魏小安表示,黑龙江省应在热发展中冷静下来思考,应对冰雪旅游的整体结构进行调整,结构性优化冰雪旅游产品,做足民俗文化文章,注重增加企业效益,深挖冰雪资源精髓,挖透冰雪资源文化,注重自身与其他冰雪资源开发较早地区的长短相较,要扬长避短,以点带面,化短为长,构筑冬季森林冰雪旅游的都市大本营。
在演讲中,魏小安还为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提出了很多可操作性的意见。他建议我省要注重室内冰雪项目的开发;建议伊春市加大对高端旅游产品的开发,可依托林海雪原的地貌重新翻修森林小火车,让游客在感受林海雪原美景的基础上,解决游客们找寒却又怕寒的特点;建议伊春市对冰雪旅游产业打造集群式云布局,打造契合人性、有文化性、有商业性的森林冰雪旅游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