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搜 索
优秀奖:齐齐哈尔市刘思宇作品《请不要自卑》
2016-12-17 10:24:10 来源:东北网  作者:刘思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每个人的青春只有一次,可对我来说好像经历了两段不同的人生,一次是“正常人”一次是“残疾人”。有人说,残缺也是一种美,维纳斯就是残缺的典范。但是,疼不疼只有她自己知道。

  生活总是出现说不清的故事,在十二岁哪年一场车祸我的一切都变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了我的身上,车祸夺去了我的“左腿”。躺在病床上当时的我好像对这一切并不感到有什么不一样,但是,对于这一切的发生父母的脸上刻上了深深的惆怅。出院的我在家静养,孤独的躺在床上,慢慢的我发现我不能“跑了”,不能跟小伙伴们一起玩了,因为我追不上他们……我变得自卑、变得内向、变得孤独、变得不能接受身边的一切,我感觉我被周围的一切拒绝了。沉寂的日子里一切都变得乏味,久而久之我也习惯了,对所有关心关爱和帮助我的人变得只有“微笑”,在那段日子里我无数次的去想我将来能干什么,我的人生是不是就到此为止了,想着想着泪水悄悄的从眼角滴落。我对未来的人生失去了信心。

  在哪之后,几年里我每天都是无所事事,早上起来虚度光阴直到晚上再次难以入眠。有一天母亲看到在床边消极的我,拿过来一本杂志上面有关于残疾人的文章让我看看,我把书放在一边没有去翻看,因为我在心里一直否定我是一个残疾人,毕竟原来的我是一个正常人,跟天生残疾的人心里是不一样的感受,突然的变故让我不能接受我是一个残疾人。吃完晚饭我看到那本杂志还在床边,我就随手翻看一下,当我看到那篇残疾人的文章时我被震撼了。文章中的残疾人叫陈州,陈州命运多舛,6岁父母离异,8岁流浪四方,13岁从火车上摔下失去双腿,18岁学会唱歌。他以木盒为腿,从四处乞讨到流浪卖唱,他用歌声行走中国,走过全国700多个城市,娶妻生子,过上幸福小康生活,从无腿乞丐成长为中国激励大师。看过之后我被他的事迹和他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染到了,晚上我一夜没睡,心里一直在想着我是不是也能和他一样,那样的生生不息,那样的身残志坚。

  从哪以后我开始喜欢看书、看杂志、看一切与残疾人励志和鼓舞人、激励人的书籍,慢慢的我喜爱上了这些文字,他们是那么的有感染力,那么的栩栩如生……所有的故事都对我有着人生的启发,都在指引这我走出人生的低谷和黑暗,书中的故事告诉我向着阳光、向着希望、向着梦想走去,做一个在阳光下生活的人,远离狭隘与龌龊。这样,生命才更美好。敢于面向阳光的人,是接受光明的人;敢于拥抱温暖的人,是敞开心扉的人。在阳光下,晾晒了所有的霉味污浊,烘干了所有的潮湿阴暗,心灵的净化与阳光相拥,是每个人的追求。昨天已经过去,今天还在继续,明朝还会奋飞。以一个好心态去面对一切,让生活充满了挑战和乐趣。

  我接受了书的洗礼,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每天走在街上看到人们忙忙碌碌,我感觉自己并没有和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同样的生活在这片蓝天,呼吸着同样的新鲜空气。社会在发展,政策在完善。国家没有让一个残疾人落下,没有让一个残疾人掉队。一直在为残疾人的生活做着重要的改变,努力使所有健全人和残疾人过上幸福、快乐、平等的小康生活。现在我不在歧视我自己是个残疾人了,我接受了“它”改观了自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着梦想,现在我努力读书、学习。吸取更多的知识,好让我能在未来的人生当中能更好的生活下去。

  雪花纷飞,又是一年冬天,在这个不一样的冬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感觉,好像人生从来没有这么清澈,现在的我会对所有人“微笑”。

  有的时候人生,就像万花筒,包罗万象,各种美丽和丑陋,各种沧桑和新润,悄然地交替或并存。要懂得生存价值和生命的意义,生活百态,百态生活。要找到自己,找到生命的本色。

【专题】黑龙江省残疾人美文摄影大赛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