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8日讯(记者 杨帆)7日和8日是周末,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的黑龙江—北京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博览会暨年货大集迎来了大批北京市民。记者在展区看到,绥阳林业局双桥子林场黑木耳合作社带来的“山泉黑木耳”产品格外畅销,经理康杰告诉记者,一些消费者昨天刚来过,今早又来了。

康杰在整理产品。

康杰的女儿来到北京帮助其销售木耳。
“我们的黑木耳长在深山里,森林茂密,深山的泉水灌溉,百公里内没有任何的工业和农业污染,造就木耳肉质肥厚,口感鲜美的品质。”康杰向前来购买的市民作着介绍。作为双桥子林场黑木耳合作社的带头人,康杰参与了木耳养殖的各个环节,介绍起自己的产品,康杰自信满满,“我们合作社采用最古老的方式,培育、采摘、晾晒都遵循自然古法而浑然天成。”
康杰说,虽然他们的产品用的是传统的工艺,但在互联网时代,产品销售可不能“传统”,不仅要“种得好”,更要“卖得好”。康杰告诉记者,去年女儿帮助她把养殖木耳的图片发到了微信朋友圈,一来二去,很多消费者都成了她的微信好友,开始关注她的产品。一年时间,她有了6000多名微信好友,散布全国各地,也有很多人成为了她的代理商。
在女儿的影响下,康杰把微信的传播效应充分应用,每次展会她都会把自己的微信和微店二维码印在宣传单页上,积累资源。
记者从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了解到,如今,很多农民已经跳出过去只关注种什么、怎么种的传统思维,逐渐形成从种植到加工、销售的全链条经营观念,正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像康杰这样打开销路后的农民和农民合作社越来越多,他们对于未来绿色食品市场更加充满信心,更加坚定了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绿色有机特色农产品,增加多元有效供给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