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大兴安岭
搜 索
大兴安岭地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百花竞放香飘大岭
2017-01-17 17:35:47 来源:东北网  作者:尹丹 侯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17日讯(尹丹 记者侯巍)文化引领兴安进步,百花竞放香飘大岭。2016年,大兴安岭地区发展文化事业紧紧围绕地委、行署的重点工作任务,不断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文艺创作精品叠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态势。

  岩画考古取得重大突破

  立足打造北文化和大鲜卑文化,深入挖掘民俗、铁道兵、与俄罗斯历史关系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岩画、古驿站、龙首洞、旧石器遗址和雅克萨古战场等历史文化资源,集中打造大兴安岭地域文化品牌。

  2016年,大兴安岭地区在呼中举办了大兴安岭岩画与北山洞遗址考古成果研讨会,首次在大兴安岭确定了新石器岩画遗存,填补了全国相关领域研究空白。值得一提的是,在呼中区碧水镇龙首洞清理发掘出鲜卑时期至旧石器时代文化层十层,出土了近2000件玉器、骨器、石器、陶器及14处古人类用火遗迹,其中玉器、骨器、点状叠加纹饰陶片均为黑龙江上游首次发现,填补了黑龙江流域乃至大兴安岭地区相关历史缺环,对确立整个东北亚文化编年起到决定性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2016年,大兴安岭地区积极推进鄂伦春民族民俗品牌建设再创新成果,出自大兴安岭的鄂伦春桦树皮手工艺品等先后荣获第十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1项铜奖和2项优秀奖,荣获第五十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2项银奖、1项铜奖和2项优秀奖的佳绩。

  在第四届新博会和第二十七届哈洽会文化产业展上,大兴安岭地区展出的桦树皮山水画、羽毛画、灵芝画等50多个品类、近300件作品,凭借大兴安岭地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森林文化气息而备受关注。

  艺术事业欣欣向荣

  立足打造精品,大兴安岭地区以漠河本土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量身打造了大型音舞诗画节目《意象漠河》,整台节目以《神秘之光》、《希望之光》和《吉祥之光》三个篇章为主线,通过胭脂沟传说、“五六”大火情景再现、林业工人开发建设大兴安岭和生态建设等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漠河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意象·漠河》共进行商业性演出97场次。

  去年10月,中央国家机关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举办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庆祝建党95周年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干部职工文艺汇演,大兴安岭地区编演的《大开发的脚步--挺进高寒》节目代表国家林业局参加了此次演出。

  体育事业实现历史性突破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号召,增加冰雪活动的趣味性和大众性,2016年11月初,大兴安岭地区“赏冰乐雪”大众初冬滑雪竞技赛在映山红滑雪场开赛,为打造“中国-大兴安岭滑雪胜地”品牌和塑造黑龙江省“冰雪酷省”形象增添了亮点。

  2016年7月,大兴安岭地区成功主办了首届“龙江银行杯”穿越大小兴安岭健康亲子行国际徒步大会加格达奇站比赛,同月,黑龙江·大兴安岭首届塔河“超越百岁健杯”森林公路自行车挑战赛开幕式在塔河县举行,开创了大兴安岭地区举办大型自行车比赛的先河。

责任编辑:彭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