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8日讯 近年来,齐齐哈尔逐渐出现了多家婴幼儿游泳馆,“宝宝游泳有诸多好处”的宣传也时常见于商家揽客的网页或者宣传单,由此,越来越多的父母热衷选择婴幼儿游泳项目,让宝宝到医院或者婴幼儿游泳馆游泳。那么,婴幼儿游泳就真的健康、安全吗?婴幼儿游泳的场所又应该怎样监管呢?近日,记者就上述问题走访了部分婴幼儿游泳场所及相关部门。
婴幼儿游泳馆存隐患
为了探究齐齐哈尔婴幼儿游泳馆是否安全、卫生,记者走访了三家婴幼儿游泳馆。走进位于某大型超市里的一家婴幼儿游泳馆,一名四五岁的宝宝在工作人员的看护下在飘着各色彩球的大池子里游泳,一名七个多月的婴儿游完泳后正在洗浴池里由工作人员给洗澡,另一名四个半月的婴儿颈部带着游泳颈圈在工作人员的看护下在中池里游泳。在询问工作人员后得知,来这家店游泳的婴幼儿平均每天有三十多名,一般都是办理月卡或年卡。一名家长称她的孩子从两个多月大时就开始在这里游泳,感觉挺好,孩子很少感冒。而另一名家长则认为孩子能通过游泳来锻炼体质而且还能洗澡很划算。记者观察到,从第一个孩子洗澡到第二个孩子洗澡之间,洗浴池并没有进行消毒,只是用水龙头简单地冲洗了一下,儿童防水浴帽也是用完就挂在水池旁边。店面找不到营业执照,记者提出疑问,店家回答:“我们的店已经开了好几年了,当然有执照,我们的工作人员都是经过培训的。”但店家并没有出示营业执照、卫生许可及工作人员健康证、资质证。在问到水质时,店家答:“我们用热水器烧水,大池中的水一天一换,而且不用消毒剂,因为消毒剂会刺激宝宝的皮肤,中池中的水也是一天一换,小池中的水是一次一换。”在洗浴池下面,记者清楚地看到雕牌洗衣粉、汰渍洗洁精和刷子,没有看到消毒用品。在暗访的二十多分钟里,工作人员和家长都随意进出,门时常敞开,没有工作人员阻止。
在中华西路上的一家婴幼儿游泳馆,记者依然没有看到营业执照及工作人员健康证、资质证等证件。走上二楼泳区,迎面而来的是一股刺鼻的味道,问店家是不是消毒水的味道时,店家答:“我们采用锅炉烧水,味道是泳池消毒臭氧的味道。”记者看到类似香皂样的东西带着塑料包装放在消毒柜最底层。问店家游泳、洗浴物品是否都消毒时,店家回答:“我们的物品都是用完后一次一消毒。”
最后,记者来到位于卜奎南大街上的一家婴幼儿游泳馆,在问到相关问题时,店家的回答和前两家的回答如出一辙。只是在这家店,记者看到了挂在门上边的营业执照。
不难看出,这些婴幼儿游泳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卫生安全等隐患。
专家看法不一
在一些商家的宣传单上,都印有“婴幼儿游泳能提高自身免疫力、身体长得更快、宝宝更聪明、吃东西更香、帮助宝宝智能开发、提高宝宝心肺功能、塑造宝宝健美体态、对宝宝消化系统好”等宣传语。那么,婴幼儿是否适合游泳呢?有的儿科专家因其目前在医学界尚无定论,也没有来自管理部门的政策或者指导性意见,对此持保留态度。有的新生儿专家则表示游泳对婴幼儿会有一定好处,但不要夸大游泳的益处,由于婴儿体质较弱,骨骼尚未发育成熟,室温、水质、环境都可能造成婴儿情绪紧张,特别是游泳颈圈对于没有任何控制能力的婴幼儿是否安全和若干年后对颈椎有无伤害或后遗症,目前也是尚无定论。所以,专家建议家长要谨慎对待婴幼儿游泳问题。
监管存在空白
开办婴幼儿游泳馆,由于欠缺行业标准,监管处在“真空地带”,导致婴幼儿游泳馆开办的准入门槛非常低。
首先,因为这是一个新兴行业,在工商注册目录中尚无婴幼儿游泳项目,市场上从事婴幼儿游泳的场所在企业登记时就只能打幼儿保健服务和游乐园服务的“擦边球”,这是婴幼儿游泳馆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其次,现在市场上各家婴幼儿游泳馆无统一标准,对婴幼儿游泳的服务流程、水温控制、游泳时间、水质检测等方面都是各不相同。婴幼儿游泳馆对泳池大小、游泳的时间长短、消毒管理等都是自行根据经验确定,没有相关的科学数据进行统一规定,导致服务质量良莠不齐。
再次,在黑龙江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范围中,游泳场馆包括人工游泳场所、天然游泳场所和水上游乐设施,不包括婴幼儿游泳场所。因此,在相关监管方面存在空白。一般而言,游泳场所属于卫监部门监管,执行的法规是国家《游泳场所卫生标准》,然而,绝大多数婴幼儿游泳馆位于商场、会所中,无法适用《公共游泳场所卫生管理规范》,也不在卫监部门的监管范畴之列。正是由于监管的缺失,目前婴幼儿游泳馆的日常管理主要靠经营者的自觉自律。
婴幼儿游泳馆不规范化经营的现象给儿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埋下了隐患。因而,亟须建立明确的法规或者行业标准,以引导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