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1月22日讯 马上就要春节了,当你大包小裹提着礼物回家,想必父母又要开启“唐僧模式”:“你买这干啥”“家里啥都不缺”“一天天竟浪费钱”……
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体验,想给父母请个钟点工,会被叨叨“乱花钱”;想领父母检查身体,会被嚷嚷“没必要”;想请他们下馆子吃顿大餐,会被数落“臭嘚瑟”。每次当你想要表示表示,都必须顶着“败家子”的名号。
在微信朋友圈里,每天都有人为孩子到底该“穷养”还是“富养”而纠结,却忘了,眼下最该被“富养”的人,也许是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在冰城,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不啃老却常常被父母叫做“败家子”,他们节衣缩食目的是让老人过上更舒坦的生活。
春节前夕,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些“富养父母”的温情故事……
90后职场新人:
“会走的”净化器背后是坚定不移的爱
想要“富养父母”,最大的阻力或许不是金钱,而是父母本身。
前段时间雾霾袭城,朋友圈里一篇《怎样才能劝父母戴上口罩》的文章挺火,然而,对23岁的冰城小伙王志鑫而言,比劝父母戴口罩更难的是,如何让他们不挪动空气净化器。
王志鑫的母亲患有气管炎,雾霾天更容易犯病,常常呼吸困难,夜里睡不好觉。作为职场新人,他才上班6个月,积蓄只有一万多块钱。他一咬牙,拿原本计划换新手机的5000多块钱,买了台空气净化器,放在了老人的卧室里。在父母眼中,空气净化器可是个“奢侈品”,尽管小王谎报了数字并一再保证,“真的是网上打折的时候买的,才一千多!”父母仍免不了一番唠叨,还强烈要求“看发票”。
王志鑫教会了他们如何使用空气净化器,每天上班前,叮嘱父母在家一定要一直开着,千万不能关。老人嘴上答应着,实则心疼电费,每天他下班回家时,都发现净化器被扔在一旁。为了让父母重视起来,王志鑫搜集资料,专门给他们上了堂“科普课”,晚饭后带领全家人一起看关于雾霾的纪录片。果然,这回效果显著,两位老人再也不嚷嚷浪费电了。但他发现,明明晚上把净化器放在了父母房间,每天早上起床后,却不知何时被悄悄挪到了他的床前,而母亲的借口永远是“这玩意有动静,放我们那屋睡不踏实”……
因为这台净化器,王志鑫着实跟家人费了不少口舌,很显然,在他攒够钱买下第二台之前,这场“拉锯战”仍将继续。不过他心里清楚,这台“会走的”净化器背后,其实藏着父母坚定不移的爱……
85后“女汉子”:
边上班边开网店
用8年积蓄给家人在冰城买房
在我居住的城市,给你安一个家……
“妈,这是我给你买的房子,房产证上写的可是你的名字!”站在新房里,31岁的晓宇(化名)拿着手机,兴奋地跟鹤岗老家的母亲视频。
“你这孩子,花这么多钱也不打声招呼!快到处转转,让我看看每个屋都啥样……”视频那头,晓宇的母亲激动万分。
去年8月,晓宇拿出近50万的积蓄,在哈西一所高校附近给母亲买了套房子。这个相当能沉得住气的姑娘,对记者感慨:“唉,其实我不想这么快告诉我妈,本来打算等她以后来哈尔滨给她一个惊喜,但不知道她喜欢啥样的装修风格,这才跟她商量一下。”
如今,多少80后小伙都在指着父母给买婚房,没想到晓宇这个“女汉子”却能凭本事为家人买房,这背后的辛苦可想而知。晓宇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快8年了,她同时做两份工作,除了每天正常上班,还开了家网店,在她的努力经营下,生意相当红火,“这么多年,我一直‘两头儿忙’,除了上班,还得进货、跟买家沟通,经常要忙到深夜,特别是2016年,几乎一天都没休息过。”
别看晓宇对家人出手大方,事实上,她对自己特别“抠门”。她平时很少逛街,一年只买过两套家居服,茶几是花200块钱在网上淘的,她一直想买个跑步机却舍不得,自己家的电视既小又旧,但给母亲买了台高大上的投影仪……
过完春节,晓宇又要继续忙乎装修了,她苦笑道:“我发现自己比以前更累了,今天惦记着赚个沙发钱,明天琢磨着买个餐桌,不过一想到我妈以后能住进来,就觉得特有成就感!”
“北漂”小夫妻:
双双返乡找工作
给爸妈最金贵的礼物是“时间”
有人说,其实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从黑大毕业后,小辛到北京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工作,在那儿一待就是6年,他月薪近2万元,工作稳定,还被提升为部门总监。遗憾的是,跟所有的背井离乡的“北漂族”一样,梦想和孝心似乎很难“兼容”,他平均每年能回两次家,加起来也就十来天。每次离家前,父母都眼泪汪汪的,明明舍不得他走,嘴里却还念叨着:“快点儿回去吧,别耽误了工作!”
随着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小辛的担忧也越来越多,他从北京寄回来很多保健品,父母都没按时吃,经常是隔了大半年回来,发现竟然连包装都没拆,“最来气的是,我以前总劝他们要定期去检查身体,在电话里急眼过好几回,就是不听!”
去年3月,小辛和妻子小爽双双离开了北京,回到了家乡哈尔滨。他们找到了新的工作,尽管收入没以前多了,但两个人还是挺开心。周末时,夫妻俩经常回家看父母,买点儿水果、牛奶和营养品,陪着老人一起吃饭、散步、闲聊,定期带他们去做身体检查。
看着父母的笑容越来越多,小辛感慨道:“我以前给他们寄过不少钱,也买了很多东西,现在明白了,其实花多少钱都不如陪在身边重要!”
记者手记:
朋友圈里,我们经常晒美食、秀新衣,父母的衣袖磨烂了却舍不得扔;我们满世界自拍,父母却一直在家门口转悠;我们拿着最新款的手机,父母却连10块钱的流量包都舍不得买……
又是一年,父母的头发更白了,眼角的皱纹更深了,遗憾的是,他们的年岁越来越大,而我们为他们做的事情却没能越来越多。或许是时空的阻隔,拉远了你们的距离;或许是你口袋里的钱币,没能赶上他们衰老的速度;又或许是膝上的孩童,耗去了你的全部精力。理由可以有很多,父母却只有一个。
唯愿时光尽头,每个孩子都能少点儿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