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绥芬河提升城市品质 向东北亚区域性国际化口岸名城迈进
2017-02-01 14:27: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付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日讯(记者 付巍)过去的2016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绥芬河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有目共睹,在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的基础上,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通道畅通、文明城共建的全面协调发展。绥芬河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向东北亚区域性国际化口岸名城迈进坚实一步。

  哈绥俄亚陆海联运常态化班列运营。 (资料图片)

  哈绥俄亚通道贯通对接开放前沿

  作为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和“龙江丝路带”战略,对接哈俄欧班列、联通欧亚的重要运输走廊,2016年以来,绥芬河市在“哈绥俄亚”(哈绥符釜)班列的运营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常态化和周班列运营。截止到12月28日,“哈绥俄亚”(哈绥符釜)集装箱陆海联运班列总计发出30个班列,3062个标准集装箱,货物总值约2.76亿元,总吨数4.59万吨。

  2015年8月5日,“哈绥俄亚”(哈绥符釜)集装箱陆海联运班列首发运营,144个集装箱从哈尔滨起运,经绥芬河和俄罗斯东方港发往韩国釜山,这标志着黑龙江正式打通了“出海口”。2016年3月30日,装载104个标准箱的“哈绥俄亚”(哈绥符釜)班列正式从绥芬河发车,标志着“哈绥俄亚”(哈绥符釜)班列正式开始常态化运营。此后,我市“哈绥俄亚”(哈绥符釜)集装箱陆海联运班列从最初的每月一班顺利实现周班列运营。

  绥芬河市作为中俄经贸政策优化、产业集聚的开放城市,拥有综保区、边合区、中俄互贸区和绥东重点开放开放试验区。“哈绥俄亚”(哈绥符釜)集装箱陆海联运班列升级为“五定班列”后,进一步促进了相关产业向我市以及整个“哈牡绥东”产业带集聚,促进了我省对俄经贸合作向纵深拓展,增加了全省对俄贸易份额,从而打开了整个黑龙江对东北亚开放的窗口,绥芬河市由内陆省份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

  今年12月16日,国家海关总署发布2016年第81号《关于增加黑龙江省内贸货物跨境运输港口的公告》,增加南沙港、盐田港、蛇口港、福州港、湛江港、厦门港、太仓港为黑龙江省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进境口岸,加上先前的8个口岸,黑龙江省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进境口岸增至15个。这一利好政策的出台,也为“哈绥俄亚”(哈绥符釜)班列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全国著名“俄货之都”应运而生

  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有价值30亿元人民币的俄罗斯商品从绥芬河销往全国。如今,绥芬河口岸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俄罗斯商品集散中心。能够满足消费者、批发商一站式选购的需求。不论是实体企业、电商、微商,都能够在绥芬河购买到品类最全的俄罗斯商品。

  绥芬河“俄货之都”。(资料图片)

  在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的伊戈尔商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12月到今年1月,日均销售额400万元以上。顺丰、邮政等快递公司直接进驻商场,电商或微商在商场选购完商品后,可以直接邮寄。某俄货商行负责人表示,绥芬河还有不少企业与俄罗斯厂家联系,拿下了中国总代理。像我们熟知的红色十月(大头娃娃)巧克力,市面上常见的啤酒、面粉等绝大多数品类的中国总代理都在绥芬河。从中国总代理手里拿货省去了中间差价,货量也能够得到保证,这也是众多国内客商选择来绥芬河“拿货”的重要原因。

  细心的消费者还会发现,淘宝网、天猫等线上的俄货销售电商、店铺归属地也十有八九都是绥芬河。俄品汇、俄商汇等一批线上线下双轨走的新兴业态,也把实体店铺和分销商发展到全国各地。当前,我市已经形成以互市贸易区为一级市场,伊戈尔俄罗斯商品大市场等为二级批发市场的俄罗斯商品集散地。优质的俄罗斯商品通过互市贸易区进境后,分销到伊戈尔商场、旗镇街、通天路等俄货商业业态集聚的商圈,进而形成集约效应。

  为了确保绥芬河俄货行业健康发展,保证俄罗斯商品品质,从源头上遏制假冒伪劣俄罗斯商品流入市场,绥芬河市加大监管力度,严格管控市场上在售的俄货品质,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此外,该市深入推行俄罗斯商品中文标识和明码标价,推行信诺监督机制,加强对俄罗斯商品进货渠道的监督,防止国内假冒俄罗斯商品流入市场。

   边境口岸立体化交通格局逐渐形成

  绥芬河口岸是我省唯一铁路、公路俱全的国家级一类口岸,也是我省对外经济往来的重要窗口。随着中俄间政治互信的不断深入,两国间经济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口岸原有的基础设施已难再满足需求。2016年,绥芬河不断完善边境基础设施建设,在公路、铁路等方面推进了一批改扩建项目。新机场建成后,将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化交通格局,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繁荣口岸经济。

  绥芬河国际机场规划图。(资料图片)

  2016年12月8日,绥芬河公路口岸新联检大楼竣工,这标着这绥芬河公路口岸改造完成,改造后的公路口岸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环境优良,将为中外客商提供一流的客货通关服务。新客运联检大楼为二层,一楼为入境层,二楼为出境层,共设进出境旅客通道24条,进出境货物通道12条。改造升级后的公路口岸,年通关能力将达到600万人次,车辆55万辆次,货物550万吨。据介绍,公路口岸扩能改造工程项目于2012年开始,工程总投资4.6亿元,总占地面积39.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8798平方米。

 随着中俄贸易的快速发展,绥芬河铁路口岸站承担的木材、煤炭、化肥、钢铁、鲜活、粮食、化工品等进出口和日常国内货物运输运量迅速增长。绥芬河站始建于1898年,由于建站历史久远,铁路口岸货场内的部分道岔仍沿用木枕,路基年代老旧且影响运力和运量,经过拆除改造,2016年10月17日,我省最大的对俄边境铁路口岸站绥芬河站铁路货场扩能改造工程竣工投入使用,货场四个功能区的装卸、存储能力分别提高1至5倍,从而满足中俄铁路货运量日益增长的铁路运输需求。

  2016年,绥芬河机场项目可研报告于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绥芬河民用机场总投资11.3亿元。目前,该市相关部门正在全力推进机场建设前期工作,已完成路基土石方72000立方米。机场导航台、通讯台、气象台选址及测量等民航专业工程已全部完成。据了解,工程按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4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600吨的目标设计,飞行区等级指标4C。绥芬河机场项目包括建设1条长2500米、宽45米的跑道和1条垂直联络道,跑道主、次降方向均设置I类精密进近系统;建设4500平方米的航站楼、6个机位的站坪;建设1座塔台和800平方米的航管楼;配套建设通信、气象、消防救援、供电、给排水、供热、供冷、供气、供油等设施。

  经过建设改造,绥芬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初见雏形,对提升区域综合实力、扩大对外开发开放、助推产业提档升级,对建设龙江丝路带、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全国文明城建设取得硕果累累

  绥芬河地处边境地区,中俄文化的交融,让百年口岸沐浴着清新的文明新风。自2011年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5年蝉联此荣誉后,2016年,绥芬河文明城建设又获得新进展。

  绥芬河青年志愿者服务百姓。(资料图片)

  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口岸名城,绥芬河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融入到深化文明城市建设、提高国际化程度工作中,以“文明绥芬河,礼行满商都”为主题,精心组织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学习、培训、演讲、竞赛系列活动。组织召开了文明礼仪系列活动推进会议,广泛开展“文明礼仪进单位、进科室、进家庭”活动;开展了“爱我家乡”文明礼仪征文活动。机关工委、两镇和部分文明单位先后举办了文明礼仪知识演讲竞赛活动;组织全市文明单位志愿者在主要交通路口对行人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和协助纠正,引导人们摒弃陋习,形成学礼知礼,用礼行礼的良好风气。

  绥芬河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点,组织开展了“我与核心价值观一路同行”系列活动,启动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演讲大赛;绥芬河镇开展了核心价值观进社区活动,阜宁镇开展了“大美阜宁”弘扬核心价值观书画艺术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全市开展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系列群众文化展演活动,共演出18场次,参演人员2000多人;启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在《今日绥芬河》报开设“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专栏;推出“书香山城”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和“阅读助力人生”诵读比赛;启动“文明随手拍”活动;举行“童心向党”歌咏活动;深入开展文明旅游行动,印发旅游宣传单2万份,培训导游员80多人;设立了10个公益广告阅报栏;在中俄体育公园、新火车站等地新增设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图说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320多块;制作了《文明城市,从每一件小事做起》等公益广告宣传片。

  文明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核心所在,而榜样和楷模正是文明的传递者。绥芬河市深入挖掘凡人善举、身边好人事迹,弘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精神,倡导好人好报价值导向。在日月湖休闲广场建立道德广场,设立善行义举好人榜。截至目前,该市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人、“中国好人”5人,“全省道德模范”4人,“龙江好人”51人。完善了绥芬河市社区志愿者协会。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均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依托黑龙江省志愿服务平台,建立“绥芬河市志愿服务网”、“绥芬河市志愿者注册系统”,长期开展志愿者招募和注册工作。2016年,绥芬河又站在新的起点上,结合自身丰厚的文化积累,探索出一条适合国际口岸长足发展的新路。

责任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