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综合施策多点发力龙江农业“十三五”开局良好 写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之际
2017-02-08 10:27:54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张桂英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2月8日讯 2016虽渐行渐远,但全省上下戮力拼搏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凯歌依然激荡在人们心中,黑土地大粮仓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实践依然在继续。

  回眸过去一年,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异常复杂严峻,既面临玉米收储政策调整带来的巨大挑战,又经受着农业灾害多发的重大考验,市场与自然双重风险叠加、压力困难前所未有。在习近平总书记两次重要讲话精神的鞭策激励下,在中央农办、农业部的精心指导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农业系统群策群力,紧紧围绕争当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这一总目标,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综合施策、多点发力,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取得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发展方式经营方式组织方式发生变化的可喜成效,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记者从省农委获悉,2016年农业生产战胜多种自然灾害,夺得好收成,实现“十三连丰”,粮食总产1211.7亿斤,保持全国首位,有效发挥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经受住玉米市场化销售减收的严峻挑战,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实现“十三连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32元,同比增长6.6%,高于全省GDP增速,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我省现代农业改革发展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分别以深化收储制度改革和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为主题,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黑龙江土地广阔、地力肥沃、水系发达、光照充足,农业经营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基础非常好。要坚持发展现代农业方向,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黑龙江全面振兴发表的两次重要讲话,尤其是亲临黑龙江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犹如明灯,在黑龙江农业发展的关键时刻,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科学遵循。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理清现代农业发展在经济发展大格局中的“长”和其身的“长”与“短”,走出一条农业“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的现代化新路子,争当全国现代农业排头兵,成为2016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强音。

  一年的创新实践,一年的攻坚克难,不但为“三农”发展带来了深刻变化,更实现了大粮仓向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的华丽转身,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改革等九个方面的可喜变化。

  结构调整扎实富有成效

  以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为抓手,积极应对国家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向调整要质量、增效益。一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调减玉米、稳定水稻、增加大豆杂粮、扩大饲草果蔬”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新路径,实现玉米减和水稻、大豆、小麦、马铃薯、杂粮杂豆、经济作物、饲草饲料作物增“一减七增”。全省玉米面积调减1922万亩,超额完成年初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调减1000万亩任务目标,占全国调减面积2/3。二是调整品种品质结构。专优特新等品种加快推广应用。全省发展高淀粉、高赖氨酸加工型专用玉米突破9000万亩,稻花香二号、龙稻18等20多个水稻优质品种达到4000多万亩,优质高蛋白食用型大豆1155万亩。建成“互联网+”高标准绿色有机种植示范基地1170个,引领绿色有机食品扩面提标,全省认证绿色有机食品面积740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3。三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种养各业协调推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快速发展。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启动实施“两牛一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项目。探索出“鸭稻”、“蟹稻”、“鹅玉米”、“森林猪”等生态种植养殖模式,引领农产品实现由量的保障向中高端供给的跃升。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首次开展大型冬捕活动,促进了地产鱼品的市场拓展、直销直供、均衡上市和效益提升,全省水产品总产量实现57.3万吨,同比增长5.6%。蚕蜂产业持续发展,全省蚕蜂产品总产量达到14.06万吨,蚕蜂总产值38.36亿元,增长0.5%和5.27%。农业结构加快调整,增强了农产品多元供给和促农增收能力。全省通过改种杂粮杂豆、蔬菜等高效作物,农民人均增收272元,减少了玉米种植减收的负向拉动影响。

  产业融合发展势头强劲

  充分用好用足农财两部试点示范政策,以“粮头食尾”和“农头工尾”为抓手,以13个融合发展试点县(市、带)建设为重点,推动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功能拓展、机制创新、融合发展。

  一是延伸农业链条。开展合作社加工示范单位、主食加工示范创建、副产综合利用试点示范活动,促进农产品产地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利用协调发展。全省新上一批玉米淀粉、燃料乙醇、食用酒精等精深加工项目,全年转化加工玉米110亿斤。积极培育休闲农庄、农家乐等经营主体,开发农业休闲项目,加强农耕文化保护,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发展到5175家,经营收入74.5亿元,分别增长22.5%和41.6%。二是创新融合模式。组织农村产业融合试点县(市、带)探索创新,围绕互联网+农业、品牌带动提升、合作社产业升级、农业内部融合、农业功能拓展等5种模式开展试点示范,引导农民合作社特别是联合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产业化龙头企业前延后伸融合、“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渗透融合,发展产地初加工和直供直销,并将电子商务、加工体验和中央厨房等新业态引入农业,支持试点县建设加工营销休闲项目54个,吸引工商资本10多亿元投入农村三产融合领域,促进了农业生产、储藏、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销售、餐饮、休闲旅游等一体化融合发展。三是切实带农惠农。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产业化经营试点,推广“保底收益+按交易量或交易额分红”等分配方式,建立农民分享二三产业收益的共享机制,把加工流通利润更多留给农民,把农村资源要素和人气留在农村。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950个,同比增加50个,实现销售收入2890亿元,增长7%,吸纳就业72万个、带动农户达到335万户,增长5.8%和1.5%。

  现代农业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现代农业物质装备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农业综合产能进一步提升。一是加强农机化建设。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机保有量增加。全省新建现代农机合作社129个,新增100马力以上拖拉机3600台。新建市、县(区)两级农机管理调度指挥中心38个,实现省、市、县三级农机管理全覆盖。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全年完成水利项目总投资201.5亿元,下达年度中央水利投资150.9亿元,国家安排我省中央投资再次位列全国第一。10项重大水利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完成了三江治理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尼尔基引嫩扩建一期工程,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三是加强科技化建设。启动建设玉米、大豆、水稻、经济作物、杂粮、农机装备等6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开展育种、栽培等农产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转化推广经济作物优质高效栽培、循环农业及秸秆综合利用等重大农业新技术248个,编制《全省农作物高标准栽培技术模式汇编》下发全省,各类综合技术推广面积1.9亿亩(次)。全省新建水稻标准化育秧大棚6.23万栋,水稻智能催芽和大中棚化高台育苗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四是加强良种化建设。落实国家级、省级新品种展示示范点51个、四大作物品种试验点121个,审定通过主要农作物优质品种96个,高蛋白大豆品种在我省高寒、高纬度地区获得突破。全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优质专用品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良种对粮食科技贡献率达到45%以上。

  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加快推进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强农业生态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由大粮仓变成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一是加强黑土地保护。《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条例》7月1日正式实施。农村新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1300万亩。在10个县(市、区)开展黑土地保护试点,在20个县(市、区)实施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补贴。制定《黑龙江省耕地保护技术指导意见》、《黑龙江省畜禽粪尿资源处理利用技术指导意见》,落实有机肥提质增效试验示范点次221个。二是推进农业“三减”。全省实施农业“三减”行动(2015-2020年),制发《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三减”行动的实施意见》和《2016年全省农业“三减”技术指导意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召开现场会议专题推进。全省完成“三减”示范面积1240万亩,示范带动全省减化肥11.7万吨(纯量),减除草剂2015吨,减杀虫剂、杀菌剂等化学农药862吨。农垦系统坚持政、技、物等多策并举,扎实推进农业“三减”,实现减肥不减产、减药不减效、节本又增收。三是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围绕秸秆“五化”综合利用,在18个县(市、区)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在11个县实施循环农业和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在8个县开展秸秆造肥还田项目。构建农牧循环经济模式,秸秆还田面积和秸秆利用量同步提升。推动农畜结合、种养循环、节本增效、绿色发展,有效转化利用畜禽粪便,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实现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四是强化转基因农作物管理。制定下发《黑龙江省2016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开展全省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绩效考核、三大作物执法检查和各研发单位转基因实验室与田间试验基地检查。加强转基因法规培训和科普宣传,组织培训和科普展览活动各4期,发放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资料3000余册。

  农产品市场营销取得重大成果

  着眼增强市场活力,推动种得好、卖得更好,拓展农产品市场空间,优质优价增收。一是举办展会营销。省农委举办了2016年黑龙江绿色食品(北京)年货大集、黑龙江农民合作社优质农产品(上海)展销会、(深圳)推介会、秋季农产品产销对接暨大豆产业发展论坛、农民合作社卖粮大会等一系列市场对接活动,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参加俄罗斯、韩国、法国及香港等国内外大型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促进生产经营主体与市场销售主体、终端消费群体直接对接,拓展了营销渠道,在全国20多个省市建立农产品销售旗舰店、专营店、社区营销网点2000余个。二是发展互联网营销。重点建设以黑龙江大米网、生态龙江等为核心的农产品电商集群。省级农业电商平台——生态龙江网入驻合作社和企业1785家,黑龙江大米网交易额已突破9000万元。组织55家互联网+农产品营销示范基地与28所院校大学生实现对接,提高基地网络营销水平。全省各类农村电商主体发展到2.7万家,运用B2B、B2C、O2O以及众筹、个性化定制、撮合交易等点对点、线上线下互动营销方式,交易额突破100亿元。推出水稻、大豆、杂粮等18个基地开展众筹,带动全省众筹收入30多亿元。三是开展品牌营销。在上海、广州举办大米大豆及制品品牌宣传推介会,集中推介“北大荒”、“黑森”、“寒地黑土”等一批区域性公共品牌,提升了优质大米、大豆的市场知名度、影响力和竞争力。首届中国大米品牌大会评选的全国十大大米区域性公共品牌我省占3个,全国十大好吃大米我省占一半。通过抓市场营销,农民更新了思想观念和经营理念;主产市进驻主销市建渠道,线上线下开拓市场,承载起全省农产品代理,实现“龙”字号农产品市场直通。促进了“龙江品牌+地域品牌+知名品牌”融合和优势农产品品牌整合,品牌逐渐集中化,诚信度、美誉度得到提升;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延伸了产业链条,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省市县联动、协调配合、形成闯市场整体合力;市场实践也历练了农业农村干部,增长了本领和才干,创新了抓“三农”工作的方式方法。

  农民创业就业成效显著

  制定《黑龙江省农民创业三年行动方案(2016-2018年)》,采取思想发动、典型示范、“帮、学、干”结合等措施,全面激发农民干事创业激情。一是拓宽农民创业渠道。引导农民与多种新型经营主体合作闯市场,形成合作组织带动、村集体带动、产业带动、能人带动、科技协会带动等多种创业模式,农民创业的规模、效益、带动力明显提升。二是延伸农民创业链条。鼓励引导农民由单纯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区域性流动向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多种产业创业延伸,其中,一产创业向产业融合、循环农业的全产业链方向拓展,向绿色、特色农业发展。三是提升农民创业能力。编辑印发《黑龙江省农民创业政策指导目录》、《黑龙江省农民创业100例》,开办《新农人创业经》电视专栏,通过定向培训、典型示范、实践锻炼等有效手段,提升农民创业能力,大量创业农民实现向企业家、向市民的转换,成为引领农村发展的精英阶层。四是推进农民转移就业。坚持内部转移与外部输出相结合,组织劳务市场主体开展送信息促输出行动,加快推进农民分工分业,实现劳务收入快速增长。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57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00亿元,分别增长1.8%和11.1%。全省农民创业人数达103.5万人,实现创业纯收入227.6亿元,分别增长37.1%、39.8%。

  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继续深化

  继续加大“两大平原”现代农业改革力度,创新体制机制,构建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农业生产体系,释放现代农业发展潜力。一是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制定《关于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黑龙江省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和《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方案》,全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19万个,带动200亩以上土地规模经营1亿多亩。二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全面铺开,已完成实测土地面积1.39亿亩,占国土“二调”农村集体土地面积的95.9%。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进展顺利,全省开展省级和市级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村达到90多个,国家级试点县方正县67个行政村全部成立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组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全省有50个县(市)搭建农村产权及土地流转平台。三是创新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创新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农村合作金融公司和农业租赁金融公司试点,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粮食预期收益权抵押、活体畜禽抵押等信贷创新产品。在全国率先推出“农业财政巨灾指数保险”,探索出“有灾理赔、无灾有奖、利润分红”的新机制,全省种植业保险承保面积1.04亿亩,同比增长5.18%。与此同时,涉农资金整合、玉米收储制度、大豆目标价格等其他改革扎实推进。

  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加快

  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了《关于整合有关涉农资金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和《黑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考核验收办法》,按照规划科学化、风格特色化、环境生态化、投入多元化的思路,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让更广大农村共享现代农业发展成果。一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省投入92.6亿元,改造泥草危房13.1万户,改善33.3万人居住条件;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67处,解决13.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0%;建设村内道路5139公里,安装路灯35254盏;建设和完善农村文体活动广场1186个、村级综合活动室927个。二是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以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为重点,集中治理“五乱”现象,全面推进“六改”工程,农民出工124.48万人次、出车38.49万车次、清运垃圾125.4万立方米,改造和新建排水边沟2890公里,新建和改造室内厕所41698户,农村“脏乱差”局面有效扭转。村庄保洁制度加快建立,全省6821个行政村建立保洁队伍,占行政村总数75.4%。三是提升乡风文明水平。以“道德文明风尚美、特色鲜明人文美”为目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全省广大农村扎实开展喜闻乐见的各类群众性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发展乡村文化、乡贤文化,引导农民群众移风易俗,改变陋习,倡导新风。在建示范村文明户比重超过60%,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6%。

  产业扶贫扎实推进

  完成省县两级产业扶贫规划编制,统筹水稻标准化育秧大棚建设、棚室蔬菜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资金,60%以上用于支持贫困县相关产业发展,加快促进产业扶贫任务、措施和政策落实,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贫困县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建设。通过项目资金扶持和开展农技服务,引导贫困县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在贫困地区建设特色种植基地61个,面积720万亩。二是贫困村“一村一品”加快发展。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确立4068个“一村一品”扶贫项目,基本涵盖了所有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较多的非贫困村,增强了造血功能。三是新型经营主体吸纳带动能力提升。全省20个国家级贫困县参与产业扶贫的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9907个,通过委托帮扶、带地入社、资金折股、务工就业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近13万户。四是形成一批扶贫典型模式。积极探索创新帮扶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初步形成优势主导产业引领、新型主体带动、复合经营吸纳、整村融合发展、基层党建支撑等一批产业扶贫模式,为产业精准扶贫提供了路线图。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