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  牡丹江
搜 索
居民小区垃圾箱里频见“大鱼大肉”
2017-02-10 09:13:12 来源:大鹏新闻网-牡丹江晨报  作者:徐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0日讯 “咋都不晒美食了呢,肯定都在吃剩菜……”这是这几天朋友圈里很流行的段子。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农历新年过后,牡丹江市很多家庭剩菜剩饭的现象非常普遍。对于处理这些剩菜剩饭的做法,有的家庭选择一顿顿地热着吃,而对于“实在是吃腻了”的家庭,只能是将这些美食倒进垃圾箱里了,年后食物浪费的现象比比皆是。

  垃圾箱堆满剩菜剩饭

  “这几天收的垃圾,几乎都是剩菜剩饭。”昨日,一位在东五条路绿洲康城小区工作的垃圾清扫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据她讲,大年初五、初六后,她在清理垃圾箱时就注意到,居民剩菜剩饭的垃圾突然增多了,“香肠、发霉变质的馒头、整个的鸡腿、半个肘子、剩大半瓶的饮料,甚至还有一箱已腐烂的进口水果,看着真是心疼。”

  随后,记者走访了牡丹江市一些居民小区,通过对小区清扫员的采访,发现年后垃圾箱里堆积剩菜剩饭的现象非常普遍。

  年夜饭浪费实属无奈

  当天,记者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采访了30位自己在家做年夜饭的市民,八成人开始吐槽,表示几乎从大年初三开始,全家都在吃剩饭,而往年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这种情况。“一盆炖鸡我妈都热了两次了,感觉再吃都要吐了,最后菜也不新鲜了,我妈只能选择倒掉。”“85后”市民小张这样对记者说。家住林机小区的居民陈女士则抱怨道,除夕当天,她们家共9口人,做了18道年夜饭,最后,三分之一都没吃上。初一开始又去七大姑八大姨家做客,家家都是一大桌子美食,根本吃不下那么多,虽然放在冰箱里,可几天后就不新鲜了,浪费也没办法。

  采访中,今年68岁的市民杨先生说的话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想法。据他讲,“年”对中国人来说,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是阖家团圆的象征。虽然杨先生同样遇到了年后吃剩饭的问题,但他认为,这是老一辈人留下来的传统,以前生活艰苦,年末总要吃顿好的,虽然现在生活好了,但传统思想已根深蒂固:“儿女都从外地回来了,不多准备几个菜,这个年过得也没意思啊!”

  市民支招给年夜饭“瘦身”

  那么,如何让年夜饭既吃得好,又能避免浪费呢?采访中,市民也纷纷支招。“80后”市民杨女士认为,年味不一定就是大鱼大肉,荤素搭配才不会吃得太腻。此外,年夜饭也要有创新精神,不要拘泥于传统菜,多在网络上学做点新式菜品,一定会让家人胃口大增。如果实在剩下了吃不了,市民金女士还向记者推荐了她母亲的做法。据她讲,今年她家有几道年夜饭实在吃不了,母亲就找来干净的食品袋把菜封好,并细心地在上面贴了张写有“菜没有坏,很干净,还可以吃”的纸条,然后放在小区垃圾桶旁边干净的位置,送给有需要的人。

责任编辑: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