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6日讯 近年来,双鸭山市为扎实推进“互联网+”在农业各个领域的应用,先后构建了以生态龙江农业电子商务平台、集贤县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农民购销网等知名电子商务平台为核心品牌,以县区特色专业平台和企业电商平台为基础的电商集群,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总额持续增长。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绿色食品种植园区,重点打造一批水田物联网应用示范区,推广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环境监控系统,建立和完善病虫害在线监测系统。2016年,农业企业、合作社和农民创办网上电商平台达到200家,从而拉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互联网+”促进经营主体信息化。全市共86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信息群进行信息共享,并利用网络推介合作社及其产品,扩大了合作社知名度及产品销售渠道。同时,搭建平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宝清县和集贤县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通过网络发布农村土地及其他产权交易供求信息,发布土地流转供求信息6000多条,签订土地流转合同900多份,促进土地流转31万亩。 “互联网+”促进农业生产精准化。在加强现代化农业生产装备建设的同时,双鸭山市共安装GPCS743台,安装深松整地测试仪223台,农机调度指挥中心选址工作已完成,正在建设中。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力度,共采集耕层混合样3603个,化验土样3603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00万亩次。去年,全市运用节水灌溉系统应用面积达到30.43万亩,其中旱田5.43万亩、水田25万亩。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目前已经制订完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草案)》和《加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双鸭山市有至少23家企业或合作社借助“黑龙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农产品质量追溯工作。实现水稻催芽智能化管理。全市目前已建智能程控水稻催芽车间20个,其中一次催芽200吨4个,一次催芽100吨16个。催芽育苗覆盖水稻面积90%以上。
“互联网+”带动农产品绿色有机化。为保证产品质量,双鸭山市从生产基地绿色有机化和产品品牌化着手,截至目前,双鸭山市绿色有机食品基地认证面积达到133万亩,绿色食品品牌25个,22个商标被授予黑龙江省著名商标,“同鑫”牌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互联网+”推动市场营销多元化。全市87家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注册入驻生态龙江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共有15家企业和合作社建立了网上超市,其中自建平台2个,注册淘宝、京东等电商13个;注册微商7家,截至目前,电商实现销售额2835.5万元。推进线上线下产销对接。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与采购商对接,参加省农委举办的大型产销对接活动场2次,共签订购销合同42个,签约供货量6.9万吨,签约金额2.23亿元,其中签订大豆意向销售合同4个,签约量4.1万吨,签约额1.722亿元,实现线上线下营销互动。实现双深“互联网+”领域合作意向。签署了《双鸭山市农业委员会与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备忘录》。去年,签订包含“绿膳谷双鸭山优质农产品O2O体验馆建设合作协议”、“优质农产品上线合作协议”、“双鸭山地区农产品品牌重组和农产品电商培训项目”、“双鸭山市与深圳前海农迈天下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产销对接合作协议”四个项目合作协议,并采购双鸭山市18家企业(合作社)58个品种,金额达86689.6元的优质农产品,全部在绿膳谷O2O体验馆和海吉星商城上架销售。永佳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昊天蔬菜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被农迈天下认证为供应商,依托农迈天下线上交易平台与线下产销对接中心联动,实现有效的产销对接。